自然角的价值和创建
作者:李瑛淑 徐兴芳 来源:《幼教博览》2009.08 上传时间:2009-10-21
更多有关“自然角”精彩内容,请关注教师网2012年专题——
我园是一所生态环境非常好的园所,园内生长着大量的树种和灌木种。此外,较大的场地也为给幼儿规划室外种植田地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便给幼儿园定位为科学教育的特色。而科学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何更好地与园内的资源结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更加接近幼儿的需要呢?这是在最初时期园方经过对科学教育的分析之后定位的,那就是进行生命科学教育。幼儿是成长变化的,大自然也是成长变化的,人类是与大自然共同成长的,彼此之间有很多相连与共性,有太多的互帮互助。一名幼儿如果能够热爱大自然,其一生将是幸福的一生、快乐的一生。
我园不仅非常重视室外的自然,也很细心地呵护室内自然,并在呵护和关心中梳理幼儿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爱,在爱中获得更多的发展。作为室内的自然,无疑就是陈列在每个班级宽敞的窗户前的自然角。
自然角的重要地位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自然角正是这样一个科学环境,是幼儿学科学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场所,能够方便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幼儿在自然角,既不像集体教学,要在统一计划和指导下活动,也不像科学室,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入活动。他们随时有机会去观察、触摸和探索各种物品,还可以对某个对象进行长期的观察。现在的幼儿园对自然角价值的认识有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1.自然角是幼儿大自然、走进科学的窗口。
在寸土如寸金的当今,接近大自然已经不是以前随时可以的事情,而是要去主动寻觅的事情了。因此在班内可以有这样一块微型自然界,尽管只有方寸之地,却也是自然界一部分的展现。
在这里,幼儿可以对自然物进行短期或长期观察,也可以进行对比观察和植物生长条件的探索等等,还可以进行向光实验、种植地点实验、喝水实验等等。在这里,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并习得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科学方法。甚至是在出现“我们怎么知道已经给小植物浇水了呢”的困惑时,大家会共同讨论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决定做个水滴插到花盆里就表示小植物已经喝过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怎会不惊叹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2.在自然中促进幼儿社会的发展。
《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有这样的目标:“有初步的责任感”、“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自然角,幼儿在小组轮流照料中逐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小组中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给植物浇水,有的负责给小动物换水,也有的负责清理其中的杂物……小组间共同解决照料中遇到的难题,并分享照料经验,也常有孩子将喜欢的动植物带到幼儿园来和大家分享……这些都体现了互助、合作、分享和责任意识。在这样的每日照顾中,幼儿自然而然就对自然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当小鱼离开他们时,他们会留下不舍的眼泪,还会为小鱼举行小小的葬礼。
3.将自然角与其他教育资源结合。
幼儿园的教育是统一的、整体的教育。自然角作为一份教育资源,也可与其他资源结合起来。自然角的记录可以和美术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叶脉的认识和表现形式上,有用橡皮泥做的,有在黑卡纸上画乳胶的,有用小木棍表现的。此外,自然角本身的设计和经营摆放就是一幅美的立体构图。自然角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小蝌蚪、蚕的生长过程,也可以是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可以制作成教具投放到角区。还有对种子的分类和排序,生长的测量,看温度和湿度,这又与科学中的数学分不开。甚至秋季的丰收庄园也会让幼儿知道食物对身体的重要。
以前自然角的主题是比较少的,但是现在自然角除了在自己的区域开展小小的探究,如:《怎样照顾小植物》、《它们的茎一样吗》,还可以发展成大主题如《小黑点变变变》、《种子都能发芽吗》、《玉米和葫芦》等等。
4.自然角也是家园互动的小窗口。
在这里,不仅有一起收集的过程,更有带回家照顾的过程和一起寻找资料扩充知识的过程。此外,众人拾柴火焰高,班内的自然角逐渐变得无比丰富。比如,当教师请家长带来一些花卉时,可对带来的花卉进行分类,同时可进行多样性的比较(多样的叶形、叶脉、茎、花、果实、种子等)。
自然角创设的过程
我园自然角的创设,已经不是根据老师的喜好或是否善于养殖动植物来创设的,而是已经成为教师对自然角的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主动和必须思考的工作内容,且此项工作的开展要求有计划性。秋季和冬季的自然角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有教育点。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探讨的是果实和种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秋末和初冬季则是进行验证种子自我繁殖和繁殖的条件。
自然角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是园所教研带动下的集体——小组——个体教师共同研讨、共同反思、分别实施验证的过程。
1.在理解自然角上位科学概念的基础上,讨论自然角中适宜的探索点。
自然角中的探究属于动、植物科学探究的领域,以植物科学为例,植物包括植物生长的各部分的结构特征,植物生长中的周期性、多样性、植物自我繁殖的功能等。实践证明,以上植物的属性是适合在幼儿园进行学习和探究的。在学习植物活动的上位科学概念中,教师们共同搜集动植物的科学上位属性,并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各年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确立每个年龄班适宜的探究层次,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集体讨论、共同学习动植物科学概念、共同分析幼儿的学习特点,并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科学概念进行对接的过程。
2.引领教师深入观察分析幼儿自然角的前期经验,设置分层目标。
在以上教师集体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们将不同幼儿的学习能力与自然中动植物的科学上位概念对接后,产生各个年龄段适宜的探究内容,如小班幼儿适宜探究植物的各个生长部分,中班幼儿可针对植物的多样性开展多样的探究活动,大班幼儿可对植物的生长条件及植物生长的周期性进行相应的探究。但是以上层次的划分仅为教师预设的层次范围,是否与幼儿的实际经验对接,还要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学习行为。在教研引领中,我们引领教师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幼儿行为的方法测查孩子的前期经验(如:植物怎样生长的调查表),经过分析幼儿对探究点的经验,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在某个探究点上正确或模糊的科学经验,从中调整并确立适合本班幼儿实际探究的科学主题活动。
每个年龄班教师都在测查本年龄段幼儿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在某个探究点上分层次的教育目标。如有关植物生长变化的科学经验,小中大班的分层教育目标为:
小班:
(1)幼儿在老师引导下喜欢照顾和观察植物。
(2)初步了解植物各部位名称及外部形态。
中班:
(1)幼儿主动观察和照顾植物。
(2)幼儿学习对比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3)在对比中感受植物多样性。
大班:
(1)幼儿能持久地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在种植实验中了解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3)通过种植了解植物周期性。
以上研究过程,是从集体研讨到小组研讨的过程。
3.创设丰富的自然环境,观察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
丰富的自然角环境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物质基础,教师创设的自然角环境包括动物的环境和植物的环境,动物的好动、生长及变化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材料,所以也容易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蚕、小蝌蚪、豚鼠、仓鼠、乌龟、小金鱼、小鸡、小鸭、蜗牛等的养殖。这些探究活动不仅激发幼儿对动物探究的兴趣,还丰富了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而植物环境即可投放幼儿从家庭中搜集来的植物,也可以和幼儿共同种植,种子的发芽、生长、变化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变化的探究环境,利于幼儿对其进行细致、持久的观察和记录,并从中学习对比观察、测量、统计等科学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幼儿的耐心、持久、求实的科学探究品质。植物的科学环境还包括幼儿搜集的有关植物的各部分的环境创设,如种子、花、果实、叶子等,这些材料可引导幼儿认识植物各部分多样性的特征。
教师要有目的地观察幼儿与自然角互动的过程,包括记录幼儿观察自然角的语言、表情及行为等,尤其观察大部分幼儿对自然角感兴趣的行为。如许多幼儿对自然角中小仓鼠生活习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仓鼠喜欢吃什么?”为题,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如果个别幼儿对自然角中的环境产生了有目的的探究,教师同样进行观察和有效的支持,确保每个幼儿在自然角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总之,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在自然角集体感兴趣的探究行为,同时要支持个别孩子学习和探究的需要。
4.各年龄班根据分层目标和幼儿的兴趣点,预没主题教育方案。
在这个阶段,教师根据分层教育目标,预设主题教育方案,而这个过程是一个小组——集体研讨的过程,如各个年龄班根据幼儿测查经验和分层教育目标设计主题教育方案,这个过程是本年龄教师小组研讨的过程。每个年龄班预设教育方案后,进行集体讨论,其他年龄班教师针对教育活动的预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每个年龄班的主题教育方案。这就是一个从小组到集体共同反思、共同研讨的关于种子生长需要适宜条件的科学探究活动。
5.自然角中主题方案实施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师经验的教研引领过程。
在方案实施中,各教学班深入观察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实施并调整主题方案,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这个支持过程是一个教师逐渐探索的过程,在教学中也会出现教育方法和措施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研组织者要根据教学中问题性质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教研策略。如共性问题采用集体教研,小组问题采用小组教研,个别问题采用个别讨论的形式。这样能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而有序的开展,如在自然角的探究活动中,幼儿如何采用适宜的科学记录方法是探究的难点,最初出现了幼儿的科学记录方法不适宜并且没有层次性。于是,我们采用了集体教研的形式,带领全体教师共同观摩并交流自然角中的主题环境,从中分析教师在引领幼儿科学记录中的问题,启发老师发现小班环境文字过多,缺乏情境性,而中大班自然角中的科学记录缺乏趣味性,科学记录形式单调。通过集体教研,引领教师们发现小班幼儿自然角中的环境应富有情景、拟人和儿化的特点,并且以集体为主。中班幼儿集体记录和个体记录相互结合。而大班幼儿小组合作记录与集体记录相结合的富有层次的科学记录形式。
6.反思教育行为.总结教育过程。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引领教师随时观察记录幼儿的学习行为,并通过分析幼儿的学习,反思幼儿获得的科学经验,并进一步反思并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完善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教育方案总结的过程,是教育的再反思,也是教育再创造、再提升的过程。
对自然角的进一步思考
1.自然角是幼儿科学探索的试验田,教师要有力地挖掘其中的科学教育价值,并有效挖掘自然角中其他的教育资源。如对幼儿进行关爱生命、热爱动植物的情感。
2.在自然角中的探究活动中,选择适宜的动植物材料是确保科学探究有效进行的前提,尤其在选择植物种类中,要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同时,选择植物时要选择生长变化较大的,易于在较短的时间感受到其变化,动物也是如此。因此蚕和蝌蚪,小鸡,小鸭都较为适合在自然角中饲养。
3.自然角中的探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细致严谨的探究过程。这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的坚持性和持久性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彭霞晴阅读人气:659
- 自然角的秘密空谷小鱼阅读人气:782
- 平凡的事业,不平凡的价值小珍阅读人气:812
- 放大你的价值女人善变阅读人气:1258
- 专题: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如何有...咚咚锵阅读人气:194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如何对幼儿园自然角进行日常管...阅读人气:740
- [园长管理]怎样创建幼儿园品牌?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679
- [园长管理]怎样创建幼儿园品牌?阅读人气: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