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董红 来源:《学前课程研究》2009.01 上传时间:2009-04-08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环境应当是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们因地制宜,在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园所文化及环境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丰富、科学的物质环境
(一)重视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无意识学习的能力,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第一,在室内外的地面,可画上各种图形、迷宫,涂写颜色或数字、字母,增加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并通过游戏巩固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锻炼。第二,空间布置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来实现,吊挂物更换要方便。如一年当中有许多节日,用空间布置去配合节日的主题教育是最好不过了,例如中秋节的灯笼,国庆节的国旗、国徽等。第三,可在室内外的墙面开设绘画区、拼图区等,充分发掘可操作性的布置,并根据教育需要灵活更换用途或内容。如要求幼儿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用树叶、草、花等自然物、小动物模型、标本或图片布置在墙上,画面立体、直观、生动、富有情趣,让幼儿通过观察、动手布置来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也符合寓教于游戏的原则。
(二)注重幼儿参与创设环境过程的体验
1.环境与教学互动。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主题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更具教育意义。如在“我自己”主题活动中,幼儿又生成许多小主题,如:“我的心情”“我的好朋友”“我的名字”等。通过讨论,幼儿决定通过画画和剪贴的方式,分工合作来完成该主题活动。
2.环境与活动延伸。
环境是幼儿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幼儿得到进一步发展,让学力不足的幼儿有一个更充分的消化知识的过程,我们在环境中将知识保留,并将其适当引向更广阔的空间,以创设一些会说话的操作环境。幼儿可以继续合作,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更深刻地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3.环境与师幼互动。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教室环境的建设能够为幼儿通过主动活动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创造条件,同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教室环境的再建设提供了依据。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爱图书”中,我们通过参观图书馆、书店等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了解有关图书的知识。幼儿在墙面中画出了借书的规则示意图和制作图书的过程图,然后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图书制作。在幼儿参与教室环境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这样的环境建设能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
二、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精神环境的创设比物质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创设良好精神环境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言行和教育态度,这些表现又是幼儿注意的焦点,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种精神环境的创设。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首先,良好的教育必须以尊重、理解、支持的精神环境作为保障,以平等的师幼关系为基础。这种平等不仅仅是蹲下来和幼儿说话或给幼儿一个微笑这一层面的平等,而应真正深人教师内心,转化为教师自觉行为的平等。尊重是和谐师幼关系的核心,它要求教师做到尊重幼儿已经形成和拥有的一切,包括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风格、劳动成果,甚至是“错误”。
其次,教师的指导方式由指挥式、命令式转变为交谈式与商榷式。如:在大班主题活动“自然测量”中,幼儿可以从小木棒、棉签棒、游戏棒、绳子、积木、雪花片等各种材料中自由选择,对正方形的椅面、长方形的桌面和不能用肉眼马上辨认出形状的东西进行测量,证明和判断物体的形状。从幼儿选择的测量材料、运用的测量方法、记录方法的不同,可以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教师不依据幼儿运用方法的合适与否进行评价,而是将评价目标定位在幼儿活动中是否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是否能用独立的思维方式寻求答案,是否能与同伴经常交流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答,是否能在集体交流时大胆表达,等等。
第三,教师的指导行为也由直接干涉与介入转化为心理暗示与启发。只有当教师的观念转化为行为,才能自觉地创设高度心理自由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幼儿需要时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更应以共同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去倾听、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幼儿的距离。在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开放的心态、鼓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儿,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并时刻做出表率;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位幼儿,不指责、不偏爱、不歧视、不放弃,让每位幼儿从心底里感到自己是受同伴和教师欢迎的,这样,才能在幼儿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乐于倾听、共同成长的良好心理氛围。
(二)形成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
幼儿虽小,但已是独立的个体,学会在集体中与人相处,对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着力培养幼儿互助友爱的良好品质,如主题活动“家”,通过“我去做客”“哈喽,你好”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验有朋友的快乐及与朋友相处的乐趣,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向同伴学习。
(三)构建平等和谐的家园关系
家长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参与者与构建者,因此,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通过家园墙报、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二是成立班级家委会,并在开展每一个主题活动或制订每一阶段目标时,教师都要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一同讨论,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并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吸收有益可行的建议;三是及时更新家园联系栏,促进家园双方交流互动。各班创设的家园联系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独特,而且言语亲切,深受家长的欢迎和好评,也激发了家长主动参与的热情。
(四)合理安排活动的空间
活动空间的安排是影响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空间分配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例如,在学习活动时段,几乎所有幼儿都集中在教室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空间使用的规划进行了一些调整:班级的空间被合理地规划为多个活动区域,既有适合小组或个人的活动区域,也有供集体活动使用的较大空间。这样,在一天的活动中,幼儿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探究的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与人交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与自律能力,户外环境和功能室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努力创建园所文化
园所文化是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集中体现,对幼儿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农村幼儿园,应努力营造本园文化,使幼儿园逐步成为幼儿能安全、自由、平等、和谐、愉快地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第一,物质层面的创设。我园的园舍基本以粉红为主色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同时暗示着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生命的绚丽多姿。整体布置突出“清”“雅”二字,园内有可乘凉的葡萄架、柔软的草地,还有可让幼儿锻炼的石子小路等,都反映出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第二,精神层面的创设。在校园精神文化创建中,我们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以“爱”为主旋律的情感支持是师生共处的基本方式,以“求实”为基点的办事风格是我园的根本品质,以“创优”为动力的办园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培养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们的育人目标,“尊重、合作、创新、发展”的园风则引领着一代代教职员工无私奉献,“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已经成为我们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愿望。
通过几年来对优化教育环境的研究,我园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建设,加强教育环境的创新,营造了一个协调发展的良性教育的生态环境,师幼、幼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园师幼的第一需要。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会了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活动主题,创设了丰富开放的教育环境,给幼儿以父母般的爱和关心。他们深人了解幼儿的愿望、要求、兴趣、爱好,形成尊重、信任、友爱和谐的气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环境的育人功能。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从变废为宝入手实施环保教育...快乐之星阅读人气:1255
- 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快乐之星阅读人气:2002
- 挖掘绍兴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空谷小鱼阅读人气:1085
- 省二等奖:农村幼儿园创意美术...世外仙姝阅读人气:1355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什么?悠悠我心阅读人气:852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建议塑料袋阅读人气:427
- [教师工作]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原则冬雪夏至阅读人气:786
- [教师工作]关于环境创设暖阳木槿阅读人气:1328
- [业务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遵循哪些原则?太阳花花阅读人气:3837
- [教师工作]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误区冬雪夏至阅读人气: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