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幼儿教育

作者:袁贵仁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4-11-29

Youxi yu you’er jiaoyu


游戏与幼儿教育(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的教育价值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不同,对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也不同。


历史与现状 19世纪之前,幼儿游戏不是以“自然”面貌进入幼儿教育领域,而是经过了“筛选”。一些教育家认为游戏是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应追随、适应自然,让幼儿游戏,但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好的、符合教育的目的与要求的,因此,应当对幼儿的游戏进行筛选,选择与引导幼儿的游戏。在此思想的指引下,游戏被分成好的和不好的,好的游戏受到鼓励,不好的受到抑制。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采用了这种利用游戏的方法。


19世纪以后,随着托幼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促使人们探索科学、有效的幼儿教育理论与方法。一些教育家认为仅仅筛选是不够的,还要改造游戏,即还要抽取出在教育上有价值的游戏因素,设计和编制出符合教育者意图的教育性游戏。以福禄贝尔(F.W.A.Froebel)、蒙台梭利(M.Montessori)的幼儿园教学体系为代表采用了这种利用游戏的方法。


随着20世纪初美国托儿学校运动和美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运动的发展,一些教育家认为应当再造幼儿游戏,即教师应创设模拟或自然的游戏环境,减少对幼儿游戏的不必要的直接干扰,保持幼儿自然游戏的风格与特点,让幼儿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游戏。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幼儿的自然游戏被引入幼儿园的教室,成为合法的教育活动,托幼机构的环境逐渐成为一个以拥有多种游戏材料为特征的环境。


以上无论哪一种策略的倡导者都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J.J.Rousseaus)等都把游戏看做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认为,游戏是母育学校时期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手段。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幼儿园课程模式多样化,由于各种课程模式所依据的幼儿发展理论与教育理论不同,因此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也不同。尽管这些课程模式对游戏的利用程度与方式有差异,但都把游戏看做是幼儿适宜的学习方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周围环境,与成人和伙伴互相作用。


游戏在中国 通过几十年来对国外幼儿教育理论与现状的研究、借鉴,对自身幼儿教育的不断反思与总结,中国幼儿教育从20世纪印年代以来,从观念到实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强调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国家教育部在1981年10月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游戏是解决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它最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任务与要求,是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完成的,不可偏废;要纠正忽视游戏等重要活动的偏向。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L最易接受教育。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


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89年6月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这一部分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第二十四条对游戏做了专门论述,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当前,中国幼儿教育理论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的基本观点是:游戏对于幼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占中心地位。对于这一观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理解:


①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导的、基本的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②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向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或说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游戏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不能把它和学习、劳动等活动对立起辣,必须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段。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是学前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④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良好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反映的瓣。幼儿虽然在游戏当中能自然地获得―些知识经验,但只有在成人的支持、帮助与引导下,他们的游戏水平才会提高、游戏方向才会健康。教师要充分运用游戏,充分发挥游戏的自身价值和教育价值。



 

上一篇:游戏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