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托班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唐晨 王晓燕 来源:杨浦区延吉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12-05
随着托幼一体化的提出,0~3岁婴幼儿的成长与教育环境的关系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要求教师在关注婴幼儿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关注其成长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发展的需要来平衡各种环境因素。如当婴幼儿有爬的需要时,要为其提供爬的空间;当婴幼儿能双手协同作用于物体时,要提供各种玩具让其摆弄等。因此,根据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变化特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婴幼儿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变期,显得非常重要。
一、创设宽松、多样的生活环境
(一)宽松的用餐环境
*自助的点心时间
每天,教师为幼儿提供自助式的点心,让幼儿自己为自己服务。他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自己拿取餐具,自己倒饮料、选点心。教师提供的点心可有不同的品种、口味和造型,提供的饮料有牛奶、豆奶、果汁等。夹取点心的用具也可多种多样,有大小不同的调羹,有长短不一的点心夹,以便让幼儿在吃点心的环节也能发现索取物品的不同方式。
*愉快的午餐时间
午餐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是轻松愉快的。
首先,幼儿的座位是不固定的,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座位,或和自己喜爱的玩伴共同进餐。其次,我们还提供卡通的餐具,这些小碗、小碟、小调羹上都印有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和卡通形象,进餐时幼儿可以拿着自己喜欢的餐具请保育员帮忙盛饭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漂亮的图案还可以成为幼儿轻松进餐的积极诱因。时常听到教师对幼儿说:“让我看看你的碗底藏着哪个可爱的小动物啊?”“米老鼠从碗底开始吃,宝宝从上面开始吃,一会儿你们就可以见面了!”“畦!这是天线宝宝送来的香喷喷的饭菜,你喜欢吃吗?”
(二)多样的盥洗设备
*造型各异的水龙头
为了给幼儿的洗手环节增添乐趣,盥洗室里水龙头的造型和控制出水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有扁平的上下开启式,有长圆形的左右开关式,有老式的旋转控制式……这些造型各异的水龙头吸引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渐渐地,幼儿知道了水龙头朝哪边开水会流出来,怎样开才能使水流变大……
*个性化的如厕用具
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如厕一直是家长较担心与关注的问题之一。平时幼儿在家中使用的如厕用具各不相同。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教师在盥洗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如厕用具,如“迷你型”的抽水马桶和小便斗、彩色的小痰盂、卡通造型座便器、“迷你”蹲式如厕用具等。其中,最受幼儿欢迎的是卡通造型座便器。一方面,它与不少幼儿家中使用的座便器相同,幼儿较熟悉,有亲切感。另一方面,可爱的卡通造型可以暂时消除幼儿刚入园的紧张情绪。
二、创设仿真、多层次、互动的游戏环境
(一)仿真的游戏区域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指出:“托幼机构要营造清洁、安全、温馨的家庭式环境。”为此,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温馨的“娃娃家”——一个仿真的游戏区域,幼儿可以在“迷你”的小厨房内摆弄“锅、碗、瓢、盆”:在铺着桌布的餐桌上“品尝”可口的“点心”“菜肴”;给可爱的娃娃“穿衣”“喂饭”;在简易的“冲淋房”内“洗澡”……幼儿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反复地摆弄、操作,从而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经验及相应的生活技能。
(二)多层次的游戏材料
同一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在托班幼儿的身上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活动材料的投放上细化到月龄。如在设计“给娃娃穿衣”的操作用具时,教师就用了“雌雄扣”“扣钉”“纽扣”三种不同的材料,在设计“喂娃娃吃饭”的操作用具时,教师不仅把“小动物的嘴巴”做成大、中、小不同的口型,而且还提供了大小、长短不一的调羹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在反复操作中,幼儿发现“大嘴巴”里装的东西最多,大调羹能一下“喂”进去好几块面包,豆子在调羹里总是“跑来跑去”,有时还会“跑”到调羹外面。
(三)互动的墙面与桌面
这里是指提供一些能吸引幼儿、随手可得的材料,让幼儿能与环境产生互动,从而获取感官上的体验或生活经验。
在墙面上,教师会布置一些触摸类或插放类的物品,如在走廊的墙面上布置一些具有不同质感的物品,让幼儿在进出教室时随意触摸,从中体验软、硬、光滑、粗糙等不同的手感。
在桌面上,投放一些可摆弄的操作物品,如将废旧的瓶罐进行改装,并在里面装不同的颗粒状物体,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声响。教师还在这些物品的底部和摆放这些物品的地方贴上相应的标签,以提示和帮助幼儿摆弄完物品后将其送回原处,从托班开始就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三、创设情境化、生活化、多样化的运动环境
(一)情境化的运动游戏
托班的幼儿喜欢以游戏的方式参与运动,因此,我们结合幼儿身体各部分的发展要求设计了一些情境化的运动游戏。如在投掷类活动中,教师设计了“打怪兽”的游戏,让幼儿在“海底世界”的攀岩墙上寻找“水怪”,然后用不同材质的小球去击打。在平衡类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小兔子运青菜”的游戏,幼儿带着小兔子的头饰,拉着用皮鞋盒做成的“拉车”,从“家”里出发,穿过“小树林”,把大小、重量不同的“青菜”送到好朋友(小牛、小羊)的家中。在钻爬类和综合类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小狗送信”的游戏,让孩子们穿过“森林”,蹬过“小河”,最后把“萝卜”运到小木屋。
教师将托班幼儿不易理解和较为枯燥的动作进行分解,融入到充满趣味的情境化的运动游戏中,既提高了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又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
(二)生活化、多样化的运动材料
教师把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过的实物加工改造成有趣的运动材料。如在平衡练习中,教师用可乐瓶搭成了“小树林”,把几个奶粉罐捆扎在一起变成了“小树桩”;在投掷练习中,教师剪下大可乐瓶的上半部分做成抛接球的“小桶”,把废旧的长筒袜变成了“流星球”“长尾巴”……运动材料是由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改造而成的,这更激发了他们与材料互动的兴趣,更愿意投入到运动游戏中。
丰富的运动材料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和购买材料时要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性。如在“打怪兽”的运动游戏中,教师提供的“子弹”有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比例,在材质上有报纸团成的球、现买的软包球、绒线包成的球、沙包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力气的大小和“怪兽”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子弹”。又如,在运“蔬菜”和“水果”的游戏中,“拉车”的大小不一,“蔬菜”“水果”的大小、品种和重量也都要求不一样。多样化的运动材料给了幼儿多种选择,也给了他们更多运动的机会。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