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百科知识――春节
作者: 来源:《幼儿园教育活动 教师用书 语言领域》 上传时间:2004-09-11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节目都有美丽的传说。这些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表现了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春节(
从前过春节有很多习俗,有些带有迷信色彩,如祭灶,接神,敬天等,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被破除;而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积极意义的活动,如扫尘、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以及各种文娱活动等,一直流行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扫尘:从
贴春联:春联又叫“对联”、“对子”。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传说古代东海度朔山有棵桃树,树下住着神茶、郁垒二神,管理万鬼。如有鬼作恶,二神就把它捉去喂老虎。老百姓为了驱除鬼怪,过春节时就在桃木板上画上二神的像挂在门上,这就是桃符。后来有人在桃符上写上吉祥的话,久而久之,桃符逐渐演变成对联。
桃符原有迷信色彩,春联则表达了人们过春节的喜悦心情和美好愿望,所以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贴“福”字:过春节时,人们把写在红纸上大小不同的“福”字贴在门上、柜上、缸上、粮囤上,意思是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福满门庭。还有的人故意把“福”字倒着贴,取“福”到了之意。
守岁:民间历来有过年“守岁”的习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通宵不寐,大人叙旧话新,预祝来年万事如意;小孩嬉戏玩耍,燃灯放炮。
吃饺子:过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那时不叫饺子而叫“馄饨”。大约到了清朝,馄饨才真正被称为饺子。清初史书记载:“元旦子时(午夜12点)馔同享,各食扁子,名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以后又把“交”字加上食字旁,便成了今日的饺子。过去吃饺子是过年的象征。现在吃饺子早已是家常便饭了。但
拜年:大年初一人们都要走出家门,亲朋好友,邻居们都互相问好。拜年的习俗源于远古的传说。传说那时,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之夜,都要出来挨家挨户地吃人。人们怕被吃掉,就在除夕到来之前把肉食放到门外,然后紧闭门户,在家躲到初一早晨再出门,出门后见面互相作揖道喜,祝贺没被“年”吃掉。这就是最初的拜年。以后代代相传,成为习俗。到了宋代,有人感到登门拜年,费时费力,改用名帖互相投贺,这就是最早的贺年片。
- 相关博文:
- 少儿百科知识:怎样知道鸡蛋是...wudaifeiyang阅读人气:1123
- 少儿百科知识:天上为什么有时...wudaifeiyang阅读人气:1254
- 少儿百科知识:为什么天空中的...wudaifeiyang阅读人气:1211
- 少儿百科知识:为什么会打雷wudaifeiyang阅读人气:1408
- 生活百科知识——人吃的饭到哪...wudaifeiyang阅读人气:96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9
- [教师工作]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小蛋蛋阅读人气:3056
- [教师工作]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dingyanfei阅读人气:2183
- [园长管理]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哈哈呵呵阅读人气:3102
- [园长管理]幼儿园冬季保育知识有哪些?阅读人气: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