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 教育 ,共有5980条记录
弘扬人文精神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主题,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应当回归人文精神的原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规律,构建适宜的欣赏目标,彰显人文关怀;立足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拓展多元的欣赏内容,培育人文素养;重视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践行对话的欣赏教学,涵养人文精神。
标签:学前儿童,美术欣赏,人文思考 类别:美术教育 浏览次数:4549次
探索适宜的幼儿园博物教育
编者按:北京市朝阳区福怡苑幼儿园、东城区光明幼儿园大胆尝试整合博物馆资源,纳入幼儿园课程,按照“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思路,探索适宜幼儿的博物馆活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用适宜幼儿的方式滋养幼儿的博物情怀,让博物精神在每一颗童心中生根发芽。
标签:幼儿园博物教育 类别:社会性发展 浏览次数:4548次
幼儿园教育策略:教孩子认识自己的物品
幼儿园 教育策略 教孩子认识自己的物品
标签:幼儿园,教育策略 类别:资源共享 浏览次数:4544次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们要平等爱
作为幼儿园教师,对于那些聪明、漂亮、能干的孩子当然是喜欢的。尤其对那些听话、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更是当作掌上明珠。爱这些孩子是应该的,爱护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但是,对孩子的爱如果存在偏见,教师只亲
标签:教师随笔,教育笔记,平等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4544次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把你送到小班去
鑫鑫是某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小男孩,他因顽皮在整个幼儿园都很出名。他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动辄就对其他小朋友实施身体攻击。因此,他在班里既不受小朋友的欢迎,也没有老师喜欢他。
标签:幼儿园个案分析,把你送到小班去,幼儿园教育50个细节 类别:观察记录 浏览次数:4543次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与家长沟通,构建家园共育桥梁
王欣小朋友近段时间经常和高琪小朋友呆在一起,本来很乖的她变得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不好好听课,午睡时两个人凑在一起讲悄悄话。考虑到她爸爸妈妈工作较忙,我们就电话联系了她的
标签:家长沟通,家园共育,教育随笔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4540次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用拥抱来稳定孩子们的情绪
这些天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我们也发现班里的小朋友来得越来越晚。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拥抱,孩子情绪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4538次
2—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设计
婴幼儿 早期 教育 活动设计
标签:幼儿 活动设计 早期教育 类别: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 浏览次数:4536次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盥洗室里的故事
案例背景: 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生活中大人们不太关心的一些事物却常常成为他们贪恋,玩耍的对象。比如“水”,孩子们玩耍起来简直是爱不释手,这在小班孩子的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有一阵子,我发现班上不少孩子总喜欢往盥洗室跑,就连平时总嚷嚷着“老师,我没有小便。老师,水太冷”的孩子,也突然间对盥洗室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而且总喜欢三三两两地一块儿走进去。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盥洗室故事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4536次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有感
最近在《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上读到“谭盾的音乐一点儿也不好听”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老师把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谭盾的钢琴曲《看戏》作为内容,进行了一次音乐欣赏活动,结果孩子们钢琴曲听了之后却异口同声的回答:“ 不喜欢。”……由此想到,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孩子们集体说“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遇到敢于发表意见的孩子也有不少。
标签:幼儿教师读书体会,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类别:党团文案 浏览次数:45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