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 知识 ,共有690条记录
天上的星星不全是白的,有黄的、有红的、也有蓝颜色的。为什么呢?这和星星的冷热有关系。 我们如果把一块铁放在火里烧,烧得不太热时,铁是红的;再烧得热一些时,铁是黄的;把火再烧大,铁越烧越热,就变成白色;要是更热,..
标签:宇宙知识,星星 类别:宇宙探索 浏览次数:2041次
少儿艺术知识――什么是水粉画?
少儿艺术知识――什么是水粉画? 水粉画是将粉质制成的颜料(水粉颜料)用水调合绘成的画。水粉颜料不透明,如果运用得恰当,能兼有厚重和鲜明的效果。可以画在图画纸上,也可以画在木板或画布上。由于水粉画有较强的覆盖力,..
标签:水粉画 类别:艺术百科 浏览次数:2039次
科普知识――智能按摩椅
这种智能按摩椅能够借助“测谎”的原理自行发现人体一些僵硬不适的部位,并进行重点按摩。 测谎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人说话时是否有诸如出汗、心跳加速、肌肉僵硬等生理变化来判断说话人是否心虚,进而确定话语的真实性。..
标签:科普知识,科技新时代 类别:科学知识 浏览次数:2038次
地理知识――地球上的“寒极”在哪里
1838年,俄国商人尼曼诺夫在途经西伯利亚的伊尔库次克时,无意中测得了一60℃的最低气温,在当时引起了一场轰动。但是谁也不太相信这位商人测得的记录是正确的。47年以后,也就是1885年2月,位于北纬64°的奥依..
标签:地理知识,寒极 类别:地球漫谈 浏览次数:2034次
文学知识――辛弃疾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抗金英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军占领,从小便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壮志。青年时代,他在故乡起兵抗金,后加入耿京起义军,为掌书记。张安国杀耿京降..
标签:文学知识,辛弃疾生平简介 类别:艺术百科 浏览次数:2034次
少儿百科知识――为什么针容易刺进别的物体里去?
少儿百科知识――为什么针容易刺进别的物体里去? 我们知道要把一个图钉按到墙上时,要用力,这就是压力。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叫压力。我们还知道在泥泞的土上小汽车会陷到泥里,而大拖拉机因有履带而行走自如,当然..
标签:少儿百科知识 类别:科学知识 浏览次数:2032次
文学知识――克里斯蒂娜•内斯特林格及主要作品简介
克里斯蒂娜・内斯特林格(Christine Nostlinger,1936~)是奥地利儿童文学女作家。她在1970年发表了处女作《红发姑娘弗雷德里卡》。在1972年发表的《黄瓜国王》一下子获得几个文学奖,自此成..
标签:儿童,文学家 类别:科学知识 浏览次数:2032次
植物知识:最粗的树
在欧洲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古代阿拉伯国王和王后,一次带领百骑人马,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的埃特纳山游览,忽然天下大雨,百骑人马连忙躲避到一颗大栗树下,树荫正好给他们遮住雨。因此,国王把这颗大栗树命名为“百骑大..
标签:植物知识,最粗的树 类别:植物田园 浏览次数:2030次
科普知识――标“新”立异的癌症假说
他的艾滋病理论掀起的轩然大波刚刚平息,彼得・杜森伯格又因癌症假说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焦点。 1987年,彼得・杜森伯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病毒学家―宣称,艾滋病的致病原因不是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而是服用消遣性或..
标签:科普知识,癌症 类别:科学知识 浏览次数:2029次
科普知识――纳米微粒对人体有害尚待证实
科学家说人造的超细微粒对动物是有害的,那么这些东西对人类是否也有害呢? 1941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令人不安的研究成果―吸入到体内的纳米数量级的微粒可能会进入人的大脑。为了验证这一成果..
标签:科普知识,纳米 类别:科学知识 浏览次数:2029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