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21-12-23

每个孩子都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李一凡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大脑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个个体都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刺激信息,储存在记忆中,并付诸行动。但信息流在大脑的加工过程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是孩子一系列真实生动的行为表现。了解大脑信息加工流程,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人类大脑思维的过程。

 

信息加工的流程是什么?

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包含四个主要成分:感觉器官、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长时记忆、肌肉系统(受到神经冲动激发执行动作行为)。在该系统支持下,信息加工的一般程序为:

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

我们将这个程序和系统结合起来理解就更容易些。

信息输入:环境中的信息刺激经由我们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身输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贡献最大,其中视觉接收信息刺激达到所有感觉器官60%

信息登记:感觉信息在输入过程中,感觉器官会进行筛选,把重复性的、不重要的信息刺激过滤掉,将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究竟什么样的信息会被优先筛选进入有意识的编码环节呢?研究发现,大脑对影响生存和情绪感觉的信息更关注,其次才是新的认知信息。也就是说,在感到身体安全和情绪安定的情况下,才能将注意集中在认知学习方面。

信息编码:筛选后的信息经过编码解释,被神经系统转化为适宜加工的代码、符号或表征成为短时记忆。比如,你看了一眼某个电话号码,产生视觉的瞬时记忆,但是很快就忘了,如果你要拨打这个号码,就需要有意识地记住它,从而进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所以,工作记忆又被称作是有意识的活动的开始,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相应任务的必备条件。

信息存储:编码后的信息仍然是零散的、碎片化的,需要进一步分类整理,进入长时记忆进行储存,成为个体的知识库,以备在需要时被提取出来提供决策参考。长时记忆的“保存键”位于大脑边缘系统,海马像一个驿站或者过滤器,决定着哪些信息可以被保留转化,进入长时记忆库中。一般来说,那些新异刺激或伴随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更容易进入长时记忆。

信息提取:在一定情境激发下,长时记忆中的某些信息会经过神经传导,激活相应的肌肉产生相应的行为,完成信息输出。当然,信息输出也不完全都依赖于外显动作的发生,内省思考得出结论同样也属于信息输出。

当然,实际情境中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更复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助这个工具,去了解孩子在环境中是如何进行学习、吸收知识、建构经验,进行思维并指导自身行为的。

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我们来尝试学习运用信息加工的流程解读孩子的行为。

妞妞看到小朋友在荡秋千,跑过去,妈妈告诉她不要离得太近,结果她还是凑得太近,果然被秋千碰到了。(信息输入)

这是一个新的刺激事件,引起了孩子的紧张和注意。(信息登记、筛选)

妈妈告诉孩子:离得太近会被碰到,这样危险。孩子习得了一条规则:在别人玩秋千时如果离得太近容易碰到。(信息编码、存储,进入长时记忆库)

当再次看到有人玩秋千时,妞妞又兴奋地跑过去,想起妈妈的话,在一定距离处停了下来,确保自己不被碰到。(信息提取,身体行为)

 

信息加工能力如何培养?

学习的过程体现的正是信息加工的过程。通过前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把信息加工能力理解为信息加工的速度、信息存储量、信息存储时间,还有信息提取的效率。一定意义上,我们还可以相对应地把它理解为注意控制、记忆整理、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经验相联结,迁移应用的能力。

1.注意控制能力的发展是信息加工的重要基础

    信息输入首先需要注意的集中。受神经发育影响,由于大脑额叶髓鞘化成熟较晚,幼儿的抑制功能较弱,难以排除与目标任务无关的信息,也难以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因此受注意力的影响,会导致信息获得与记忆的效率较低。研究发现,记忆效率在4~8岁之间会迅速增长,青春期开始接近成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认知控制,就会更主动地在环境中搜索需要的信息,有意识地选择重要的细节进入到记忆加工环节。关于这部分内容,您可以参阅第5期《了解注意的神经网络,提升孩子专注力》。

 

养育建议Tips1

一定的重复可以帮助幼儿加强信息的输入。但随着年龄增长,幼儿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和吸收新异的信息刺激,对单调重复、枯燥乏味的信息开始变得不敏感。家长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变化信息内容和呈现的形式,避免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下降。

2.记忆整理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任务

通过信息加工流程我们了解到,如果缺少高效的短时记忆,无法将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就不会有后面的信息输出和行为调节,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然而,幼儿的记忆容量是比较小的,不及成人记忆容量的一半,而且他们缺乏更多的记忆策略。所以,培养幼儿对信息的记忆整理能力非常重要。记忆除了有依赖抽象符号的语义记忆之外,还有对事件场景细节的情景记忆。本文更提倡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记忆,帮助幼儿提升记忆的广度和容量,学习记忆的策略。

心理学家指出,有意义的记忆最早发生在2岁左右。4岁左右的幼儿才能比较容易地用记叙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经历进行回忆,且往往需要成人的帮助。随着年龄增长,幼儿能记住更多的具体细节,需要的提示也会更少,往往在熟悉环境下重复发生的事件、自己亲身经历或者周围发生的事件最容易记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发现,中大班的孩子要比小班的孩子更愿意主动详细地描述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

 

养育建议Tips2

围绕生活中幼儿所经历或观察的、有意义的事件支持他们进行回忆。如果让孩子自由回忆,比如直接问:你今天在幼儿园做什么了?你今天下午过得怎么样?会让孩子感到茫然,很难提取出信息。如果家长能提供一些线索,与幼儿一问一答,则更能激发他们对更多细节的回忆和叙述。

比如“今天在游乐场,你玩捞鱼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工具啊?”启发孩子描述工具的外形特征和使用的感受;“你用这个工具捞了几条鱼啊?”“你是怎么捞的啊?”启发孩子回忆捞鱼的情境和感受;“你看到旁边其他小朋友捞鱼了吗?”启发孩子回忆对环境中其他人和事物的观察。除此之外,结合孩子阅读的故事书、看过的动画片和电影、参加的活动聚会等等,都可以从某个角度、线索带领孩子回忆。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对信息知识的分类整理,从而有利于这些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巩固,真正成为孩子的经验。

3.迁移应用、解决问题是信息加工的最终指向

学习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大脑通过信息加工将零碎的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知识,再将知识内化,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创新应用或解决问题。要判断个体处理的信息是否有意义,就取决于这个信息能否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只有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相联结碰撞,新的学习才有意义,才更容易产生类比推理、创新迁移应用和解决问题等高级思维。

养育建议Tips4

在日常生活、游戏或学习过程中,及时帮助孩子梳理回顾,形成相应的认知经验纳入长时记忆库。当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家长可提醒孩子在记忆中检索有效的信息,启发孩子进行迁移。

比如,“这本书放得好高啊,我记得上次你玩羽毛球时球落在了柜子顶上,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够到的?”孩子有可能就会想到上次用的是踩凳子的策略,有助于启发他迁移经验或想到新的方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又比如,“你昨天收拾的时候,把最喜欢看的那本大书放在最底下,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你今天收拾的时候打算怎么做呢?”失败和错误的经验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多和孩子玩一些类比推理游戏,鼓励他们使用已有知识推理新情境、新问题,进行想象和大胆假设,从而战胜挑战,可以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选自学前教育家教版2021年10期

 


关键词:

上一篇:孩子不能坚持好好刷牙的习惯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体育游戏:以儿童为本,向快乐出发!
体育游戏:以儿童为本,...
安全教育,从幼儿抓起
安全教育,从幼儿抓起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