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关闭
提问:小朋友们之间的“打斗”
悬赏分:0 分 回答: 3 浏览: 1411
提问时间:2009-12-11 19:26我现在教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孩子们老是来向我报告说“老师,***他打我了”可我去叫来那个小朋友向他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那个小朋友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他了,而且还有很多的小朋友会因为这些那些的小问题来报告说“老师,***他打我了”我还不止一次的说“打“‘不小心碰到””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时候的肢体碰撞“是不一样的,可是这样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解决了,各位出出招吧!
已有回答:共有 3回答
呵呵~~~
在幼儿园在是常事了,我对我们班的小朋友是这样说的:“小朋友们都是乖娃娃,不骂人、不打架。打架的老师就不喜欢咯!~~”如果真有的话我一定会问清楚,然后让他们握手言和!~~
回答:2009-12-12 13:04
在幼儿园小朋友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身体相互碰撞,有时孩子的一些行为也是向他人表示友好的一种举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理解这些行为并不是恶意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拉近孩子们之间距离,比如说做音乐游戏:身体碰碰碰或者找朋友等活动,让孩子们之间在游戏的氛围中有肢体上的接触,以免让孩子们造成错误的理解。另外我们最主要的是做好家长工作,孩子们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环境中,孩子们之间的相互碰撞和摩擦都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促进孩子们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好机会,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爱,关心别人、宽容别人,不要把自己身边的小朋友当成“敌人”。呵呵呵~
回答:2009-12-12 16:18
中班小朋友比起小班来长大了,其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中班小朋友共性的问题,这个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即使你解决了“打"的问题,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建议组织一些让小朋友们尽量多“说”的活动。“打小报告的现象”就少了。了解一下中班小朋友的特点吧,
1、注意力集中了。指的是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较以前延长,小班一堂课 15 分钟,中班为 25~30 分钟。
2、第一个叛逆期。中班孩子在这个阶段迎来了他们从出生到现在的第一个叛逆期,比如跟父母、老师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父母教育他时,他不是瞪眼就是顶嘴,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一些极端逆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行为问题,让家长束手无策。
3、能动能静。反应快,动作灵活多了活泼好动特点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总是不停的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动动手、伸伸腿或做小动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甚至无拘无束,因此家长可能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变得调皮了,不那么听话了,这些说明孩子适应了班级环境,对班级有了归属感,消除了陌生感。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中班的孩子好动,因此,孩子与孩子间容易产生肢体的接触,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这是中班孩子一个较普遍的特点。所以本学期在教室里适度安静的活动安排的多,老师要一刻不停地提醒孩子接下去该做什么了,帮助他们养成幼儿园生活、学习的规律。
4、嘴巴甜。这一阶段的孩子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比较爱讲话,甚至不分场合和时间,甚至讨好老师,比如喜欢在老师面前告状。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要时刻要求孩子回答问题完整,能说一整句,就不说半句,能说半句,就不说两个字,家长在家里也要有意识地和孩子多交流,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语言进展是很惊人的。同时还要区别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比如:有的孩子一回家就会告诉爸爸妈妈:“今天某某小朋友打我了。”之类的告状,家长一听就很紧张了,完全也顾不上去了解具体情况,其实孩子告状的时候,并不总是他有理,也不总是他做的对。这个时候,关键是大人的处理方法:大人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原则,如果孩子告的对,要表扬,如果孩子告的不对,也要委婉的纠正。还有这个年龄的孩子有时候会把想象和现实混为一谈,有些家长说孩子爱撒谎,说大话,其实不是,是孩子希望这样,但是他不明白希望不等于事实,所以会说出一些跟是是相违背的语言。这时候,我们不能去指责孩子,而应该耐心告诉孩子那些事真的,哪些是假的。要让孩子明白:告状≠有理。这样,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就会根据情况,正确判断是否需要告诉大人来处理,而不是乱告状。
5、聪明中的麻烦。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他们不仅爱玩游戏而且会玩游戏。会自己确定主题,安排角色,独立游戏。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而且,有了相对稳定的游戏伙伴,“铁哥们,好姐妹”。我们的孩子多聪明,可是麻烦哪儿来呢?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哪种方式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这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多鼓励。不要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制止和责备。还有希望家长能摆好一个心态,就是孩子本身并不是有意识的去“打架”,所以希望家长谅解,也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活动中向幼儿灌输团结友爱的思想。比如多多向幼儿讲述一些团结友爱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和我们一起指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的技巧,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回答:2009-12-12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