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

作者:章洁  来源:浙江安吉县实验儿园  上传时间:2018-02-09

放手让幼儿游戏,细致观察幼儿游戏,在深入解读幼儿游戏行为、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发现幼儿兴趣倾向的基础上,实施对幼儿的有效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安吉游戏"课程的特征和最终目标。其中,由游戏生成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实施有效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安吉游戏"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游戏生成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在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基础上,从幼儿的想法、需求、经验出发,构建有教学意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观察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由游戏生成的教学活动需建立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操作、探索、发现、疑问等基础上,其内容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细心观察。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他们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倾向及面临的困难,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需细致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对哪些事件和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哪些探索、遇到了哪些困难,仔细倾听幼儿在讨论哪些问题,等等。当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成为大部分幼儿关注的焦点时,由游戏生成的教学活动内容便体现出它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观察中班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幼儿在搭建时总会反复调整自己的作品,直至作品呈现对称状态。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不同形式的对称,说明幼儿对于对称的现象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于是,教师便生成了教学活动"有趣的对称",以帮助幼儿梳理对称的概念。  

又如,到了大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建构水平的提升,在建构游戏中出现了更多的团队合作式主题建构。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合作建构游乐场的过程中因为成员之间有意见分歧,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虽然为了完成各自的建构任务,部分幼儿不得不采取妥协的方式,但心存疑惑,甚至还有点不服气。在此基础上,教师生成了教学活动"我们的游乐场",为幼儿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平台和机会。  

再如,在幼儿园的小山坡上有不同坡度、不同地面(水泥地、石板地、鹅卵石地)的自行车车道,幼儿很喜欢在那里玩"骑自行车"的游戏。教师观察到中班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行为:有时候是一个人骑,有时候是带着小伙伴骑;在上坡的路口经常出现因骑不上去而堵车的现象;有的喜欢骑着车从坡顶快速往下冲,有的喜欢骑在颠簸的鹅卵石路上。于是,教师在此基础上生成了教学活动"山坡上的自行车",以帮助幼儿梳理影响骑车速度的相关因素。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才能发现幼儿当下最感兴趣的问题,由此生成教学活动,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实现教学活动的价值。  

二、解读是制定教学活动目标的基本前提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使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已有经验的提升和发展,而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又是制定教学活动目标的前提。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他们必须通过人与物的相互作用,在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真正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安吉游戏"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为幼儿充分感知、体验以及获得直接经验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因此,细致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深入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幼儿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已有经验水平,发现幼儿存在的疑问、困惑和关注的问题,依据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目标的前提。  

例如,在生成中班教学活动"有趣的对称"时,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了解读,发现幼儿的对称搭建基本上都是在反复调整后出现的。可见,幼儿作品中的对称现象是幼儿无意行为的结果,他们虽然对对称有了大量的直接感知,但并没有形成概念,更没有有意识地将对称的方法运用到建构活动中。于是,在分析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将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为:(1)通过游戏经历的分享,感知建构的作品中对称的特点,了解对称的概念。(2)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建构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又如,在生成大班教学活动"我们的游乐场"时,教师对在游戏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解读,发现有些幼儿对相关问题的争辩意犹未尽,各自保留着想法和意见。于是,教师想搭建平台,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通过有效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经验,促进幼儿自我反思。鉴于这样的设计意图,教师将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为:(1)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说明理由。(2)在倾听他人表达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经验,对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展开辩论。  

再如,在生成中班教学活动"山坡上的自行车"时,教师深入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幼儿在骑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已能感受到有的地方骑起来很累,有的地方骑起来很轻松,有的地方骑起来很颠簸,但对影响速度的相关因素并没有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因此,教师将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为:(1)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在山坡上玩自行车的经历、体验和发现,感受与同伴分享的快乐。(2)了解地面的光滑程度、坡度、车子的载重等因素与车速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有了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深入解读,教师才能真正了解现阶段幼儿的真实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三、分享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  

由游戏生成的教学活动的内容、目标均与幼儿的游戏过程和游戏体验密不可分,因此,让幼儿分享游戏经历便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交流游戏体验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探索、发现、疑问,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参与,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与幼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促进幼儿经验发展的目标。  

例如,在组织开展由游戏生成的中班教学活动"有趣的对称"时,在第一环节,教师让幼儿说说今天玩了什么。教师将作品逐一有序呈现,请搭建者介绍自己的搭建体验和作品特点。在第二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寻找作品中的规律。幼儿惊奇地发现,每一件作品都以某一个部位为中心,或左边和右边一模一样,或上面和下面一模一样,或前面和后面一模一样。于是,教师梳理出这样的现象叫对称,告诉幼儿正因为他们无意中用到了对称的方法,所以他们的作品才会规整、美观。在第三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对称的物品,并尝试用对称的方法搭建公园的大门。通过活动,幼儿建立了对称的概念,并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化成了有意识的操作。  

又如,教师在组织开展由游戏生成的大班教学活动"我们的游乐场"时,先让幼儿自由地说说自己的游戏经历,介绍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别的设计。在幼儿充分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对没听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甚至可以相互争辩。比如,凡凡负责收银台的搭建,他在收银台左边、右边、椅子上、收银台的密封空间里都安装了摄像头,他介绍说这样可以防止小偷进入。听了他的介绍,同伴提出了疑问:"摄像头安装在密封的空间里,根本就照不到外面,也起不到监控的作用。"凡凡解释说:"我的摄像头有透视功能,能够透过木板照到四面八方的每一个角落。"同伴接着辩论:"既然这个摄像头有这么大的威力,你为什么还要在别的地方安装这么多摄像头呢?那不是浪费吗?"凡凡听后表示其他摄像头的安装确实多余,下次游戏时可以只安装一个。幼儿有了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提问、质疑、建议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游戏行为,实现了与同伴的互动及经验的共享。  

再如,教师在开展由游戏生成的中班教学活动"山坡上的自行车"时,同样以幼儿的自由分享为切入口,让幼儿畅谈自己在山坡上骑自行车的感受和体验,并出示典型的照片和视频,帮助幼儿回忆在不同地面、不同坡度、一个人骑、带着人骑等情形下速度的变化,在引导幼儿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梳理出影响车速的相关因素。  

由此可见,"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观察是活动的起点,解读是确定目标的依据,分享是实施活动的手段。这样的教学活动,其内容源于幼儿游戏,目标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过程突出"幼儿主体",深受幼儿喜爱。同时,教学活动中所提升的经验又将运用到幼儿下一次的游戏中。幼儿游戏中的自我探索、经验积累与教学活动中的经验梳理、概念提升之间,就这样形成了互为促进、互为生成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经验的螺旋式提升。

摘自:《幼儿教育》2017.11

编辑:cicy

上一篇:眼中有儿童的建筑

下一篇:八种益智游戏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