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验”对幼儿园创设自由创意角的启示
作者:刘素萍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上传时间:2016-06-06
【摘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提出当日常经验转变为“一个完满的经验”时,就具备了审美性质,成为了艺术。因此,在杜威看来,艺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杜威的这种艺术观对幼儿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对于幼儿来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透过杜威“一个经验”的视角更能深入探讨艺术教育的发展问题,以杜威“一个经验”的思想指导幼儿艺术教育也更能保存幼儿天生的艺术感。杜威“一个经验”中所包含的完满性、情感性、连续性、整一性等内涵思想为自由创意角的创设提供了内在原则的启示,使自由创意角更能满足幼儿的艺术发展需要。
【关键词】自由创意角;一个经验;杜威;幼儿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谈到艺术,我们通常会将其与艺术家联系在一起,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成人世界中的艺术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儿童世界中的艺术呢?然而,杜威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艺术是生活化的,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过上艺术化的生活。当人们生活中琐碎零散的经验变化为“一个完满的经验”时,就具有了审美的性质,就成为了艺术。由此,他提出了“一个经验”的思想。杜威的这种“作为经验的艺术”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而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通过音乐、舞蹈表达自己的欢快心情,通过戏剧去描绘自己的童话世界。由此可见,幼儿是最适合这种艺术化生活的人。因此,用杜威的“一个经验”思想指导幼儿艺术教育无疑更能够保存幼儿天生的艺术感,也更能保存幼儿天性的完整与统一。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美工区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它强调以幼儿的内在动机和需要为导向,鼓励幼儿的自主性;注重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为幼儿提供自主创作的机会与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自由创意角是最能体现美工区幼儿创造性培养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由创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自由进行创意作品的过程,但与美工区其他活动不同的是,它既不属于集体活动的延伸,又不是教师预设的区域活动,而是完全从幼儿自己的经验出发,由幼儿自拟主题、自选材料、自愿组合(或个人完成)、自由创作的过程,是“以激发幼儿艺术潜能和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尊重幼儿艺术个性,引导幼儿创造性欣赏和自主创作艺术作品的实践活动”。[l]以小班的“大花园”教学内容为例,教师事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背景板(绿色、黑色、棕色)和各种各样的材料(大树叶、小树叶、松果、纸杯、瓶盖、糖纸、核桃壳、花蛤壳、雪糕棒、雪花片、石头等),在区域活动时间,教师将这些材料投放在美工区的自由创意角。在区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向幼儿介绍了所准备的材料,并告诉幼儿自己拟定主题,选择合适的背景板进行创作,此后幼儿开始自由创作。但是自由创意角的设置并不仅仅是创设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其本身的创设具有一定的原则,这也能体现幼儿教师的智慧所在。那么自由创意角的创设原则是什么呢?杜威“一个经验”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二、“一个经验”对创设自由创意角的启示
杜威在对“一个经验”进行解释和描述时,举了一个极为形象的例子,通过对这个例子的解析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到杜威“一个经验”的思想,同时也更清楚如何将“一个经验”应用到自由创意角中。他说,“如果我们想象向山下滚动的石头拥有一个经验我们也许会得到一个一般化的描述……石头从某处开始,只要条件允许,就会持续地向着一个地点,一个静止的状态——那是结束。在这种外在的事实之上,我们可以加上这样的想法,石头带着欲求盼望最终的结果;它对途中所遇到的事物,对推动和阻碍其运动,从而影响其结果的条件感兴趣;它按照自己归结于这些条件的阻滞和帮助的功能来行事和感受;以及最后的终止与所有在此之前作为一种连续的运动的积累联系在一起。这样,这块石头就将拥有一个经验,一个带有审美性质的经验”[2]。杜威赋予这块石头人的思维,这块石头所拥有的“一个经验”便恰如人所拥有的“一个经验”,通过杜威对石头“一个经验”的描述,可以窥见“一个经验”的内涵,从而为美工区自由创意角的创设提供启示。
(一)“一个经验”的完满性
杜威说,“石头从某处开始,只要条件允许,就会持续地向着一个地点,一个静止的状态——那是结束”。也就是说,我们的经验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历程,比如完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成功解决一道难题、结束一个游戏、经历一次地震,等等。然而,并非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意味着达到了“一个经验”的完满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材料得到彻底实现,手段和目的达到融合”。[3]在石头向下滚动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荆棘阻碍其前进,也许会有狂风助它前行,倘若石头真的有思维,它会不断克服不利条件,利用有利条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自己不断地前进,达成自己的目标。在滚动的过程中,石头的经验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蜕变,在终结处达到了完满性。需要指出的是,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中断,它代表着另一个新的“一个经验”的开始。它是这个事件的高潮,也是另外一个事件的开端。从对“一个经验”完满性的解析中可以看出,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过程的完整性,其二是经验的完整性。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完整性。
从杜威对“一个经验”完满性的阐释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自由创意角的创设中要有充足的时间以保证过程的完整性。杜威说,“一个经验”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有开端,有发展,有完成”[4]。过程的完整是经验完满的保证。而过程的完整性意味着需要时间来保障,只有保证充足的时间,才有可能保证过程和经验的完整性。以小班幼儿自由创意“大花园”为例。自由创意角作为美工区的一部分,时间大约从早上9:OO至9:40,约40分钟。在这期间,Y1和Y2两名幼儿经历了“形成拼摆大花园的意向一合作拼摆大花园一最终完成大花园”,充足的时间保证了幼儿一个完整的创意过程。第二,自由创意角的创设中材料投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是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关键。在自由创意角中,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获得经验。因而,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和引导主要通过材料的提供实现。在“大花园”创作过程中,幼儿从最初只想象一个有花的花园到有树、有蜜蜂、有花、有蝴蝶的花园,这固然与幼儿已有的经验相关,但是教师提供的树枝、大树叶、黄黑条纹相间的石头都刺激了幼儿的想象。此外,幼儿最初使用的是教师加工过的半结构化的材料(比如纸杯花、雪花片,这些材料本身就具备了花的特征,幼儿只需摆在上面),而在后期,幼儿自觉使用方形的糖纸去做一朵“花”,以及用瓶盖去当纸杯的花心,这些都属于低结构材料的运用。教师投放材料的层次性目标随着幼儿的自然发展得到了实现,而幼儿经验也随着材料的使用得到提升、深化与丰富,获得了完整性。因此,自由创意角经验层面完满性的实现既需要时间的保证,又需要教师材料投放方面所给予幼儿的隐性支持。
(二)“一个经验”的情感性
杜威说,“石头带着欲求盼望最终的结果;它对途中所遇到的事物,对推动和阻碍其运动,从而影响其结果的条件感兴趣”。这句话表明,石头对于向下滚动这件事情是带着自己的欲求和兴趣的,这种欲求和兴趣就是石头的情感性。情感是运动和黏合的力量,情感性的存在使“一个经验”变得完满和整一,“一个经验”从而具有审美的性质。当谈起情感,也许我们会想到一系列描绘情感的词语,比如欢乐、悲伤、希望、恐惧、愤怒等,它们被当作是某种已成形的实体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情感并非像我们称呼它们的词那样简单而紧凑,“实际上,当情感重要时,它们是一个运动和变化中的复杂经验的性质”[5]。首先,“情感赋予一种自我肯定性”[6],也就是说,情感的发生是一种自我驱动的力量,它发生在“我”是主动发出者的运动之中。“我们在受到惊吓立刻跳起来,在感到羞愧立刻脸红,在这种情况下,害怕和羞怯并非是情感状态”。其次,虽然经验具有情感性,但是在经验之中,情感并不独立存在,它依附于实际发生的事件和物体,伴随着事件发展过程中交互作用的发生而发生,“也是伴随着这种交互作用不断深入而发生改变,它将贯穿‘一个经验’始终”[7]。
从杜威对“一个经验”情感性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自由创意角中教师对幼儿的信任感是前提,幼儿的主动参与是基础。杜威在对石头这一想象性案例进行描述时开篇即提到“石头带着欲求盼望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活动中,主体本身要有内在动机,要具备发自其内心的需要。有研究表明,在美工区活动中,活动内容很少由幼儿选择,幼儿也很少参与材料准备,幼儿的自发活动普遍不高。[8]这都表明,教师在美工区活动中对幼儿有强烈的不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感正是扼杀幼儿创造性潜能的隐患。自由创意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而创造性培养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使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将自身对于创作的渴望带人其中。创造性的培养只有在身处宽松的活动氛围,拥有活动自主权的幼儿身上才有可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信任幼儿,相信幼儿能够自主发起活动,多多鼓励幼儿,多给幼儿自主活动的机会。其实,对幼儿来说,他们本身具有主动活动的愿望和要求,具有自由创作的内在动机,渴望成为活动的小主人,只有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才能产生一种自我驱动的力量,才能在“一个经验”中发生情感,才能使“一个经验”变得具有审美性质。在“大花园”的创作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自由创意角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之外,还给了幼儿较大的自由度,从而保证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愉快“学习”。活动期间,更多的时候教师在一旁观察幼儿的作品,倾听幼儿之间的对话,当觉察幼儿有需要时,教师会给幼儿一点提示,但此时教师充当的是“参谋”的角色,而非“教师”的角色。这能够保证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发挥其积极性,从而培养其创造性。
(三)“一个经验”的连续性
杜威认为,人类思想中存在着的二元论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割裂,这种割裂不仅造成了种种隔阂和障碍的出现,而且使得人们的“经验”呈现出碎片化和孤立化的现象,但杜威认为,“一个经验”的形成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前一阶段导致了后一阶段,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进行了延续与创新,阶段与阶段、部分与部分之间是具有流动性的,期间没有缝隙和空白。正是阶段(部分)之间的这种持续不断的融合与联结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也因这种连续性而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更加多样化。但是,杜威这里所说的连续不是机械的连接,亦不是一个阶段(部分)对另一个阶段(部分)的覆盖,在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部分)的特性都没有消失,也没有孤立存在,而是融合为一体,形成一条流动的河流,最终纳入“一个经验”的整体之中。
根据杜威对“一个经验”的连续性表述可以看出:在自由创意角的创设中,幼儿经验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提升。杜威将“一个经验”的形成比喻成一条流淌的河,这不仅意味着经验具有连续性,而且暗示这种连续性不是机械的联结,而是一种融合,在融合之中伴随着经验的提升。如果各个阶段的经验仅仅处于一个层面之上,那经验就不再是一条流动的河流,而是一湾静态的死水。所以,自由创意角中幼儿获得的经验一方面是整体的,另一方面是不断提升的。在自由创意角中,幼儿获得的经验具有层次之分。比如在“大花园”的创作过程中,在开始创作“花”时幼儿都是使用雪花片和彩色雪糕棒,这是一种半结构化材料的运用,因为雪花片已经具有了花的意象,很容易引起幼儿的联想,在这里,幼儿的经验还是低层次的;在创作后期,教师介入引导幼儿选用不具备花本身意象的材料(如核桃壳、松果、树叶等)拼摆花朵和蜜蜂等,教师所引导的是一种低结构化材料的运用,从而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幼儿的经验。自由创意角中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关键之处在于幼儿经验的提升,是新经验的获得。而这要求教师要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何时介入,如何指导,何时退出,如何退出成为教师既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又能保证幼儿活动中主体性的关键。
(四)“一个经验”的整一性
杜威认为,在“一个经验”之中,存在着必须符合的一些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一个经验”就无法形成。首先,这些条件同样可以从石头的这一想象案例中得出。从整体来看,石头带着欲求奔向山下,并对一切对它产生的有利和不利的条件给予关注,可见最终滚落到山下的目标是与石头本身对滚落到山下这一行为的渴望分不开的,是石头全心全意的行动,是其这一情感与具体表现的统一。其次,在向山下滚动这一事件中,石头归结一些条件的阻滞和帮助运动的方式(或手段)与石头最终的结果(或目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正是手段与目的的协调才促成了石头“一个经验”的形成。再次,杜威强调石头最后的终止(或结果)是与其之前的一系列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石头最终的结果是石头行动过程的结果,过程与结果达成一种统一。最后,是石头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的统一。杜威认为,感性与理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案例中,石头向下滚动是出于重力的作用,如同人的感性经验一样具有直接性,而对于途中遇到的各种障碍物和推动力进行归纳总结以克服和发挥其效用,这是理性经验,理性经验与感性经验的结合最终促使石头达成目标。
由此看来,杜威对“一个经验”整体性的阐述启示我们:自由创意角是以艺术形式为载体的多个领域的融合。虽然自由创意角是作为艺术活动的一种形式而存在的,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它必然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学习。以“大花园”的创作为例,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对花瓣数的计算、对大花园布局的探讨显示出的初步合作意识,都说明自由创意角涵盖了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学习。再如幼儿对各种材料的认识就是一种理性的视角,利用材料去创造不同的意象却又是一种感性的思维;幼儿对春天的认识是一种理性的视角,而对春天花园的创作却又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所以自由创意角是一种融合。这种融合符合幼儿本身的特性。对幼儿来说,艺术恰如游戏一般,从不单独存在,它渗透于其所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幼儿的艺术才具有其本身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综上所述,虽然自由创意角的目的在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创设不应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应该综合多个领域,多领域的互动学习和借鉴才更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杜威“一个经验”思想中所体现的是一种将生活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观,这与幼儿自身的成长经历是契合的。用“一个经验”的思想指导自由创意角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加适合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而且能够促使幼儿艺术教育能够朝向一种完整经验的方向发展,能够使教育艺术化地存在。
参考文献:
[1]张兰.幼儿园创意艺术活动实施的基本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6):42~44.
[2][4][5][6][9][美]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6,65,49,49,53.
[3]李媛媛.杜威美学思想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9.
[7]林兰.论杜威“艺术即经验”思想及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30.
[8]王茜.南京市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59.
摘自:《幼儿教育导读》2016.03下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gege阅读人气:1440
- 一个德国人成功育无私的八条经...欢惜儿阅读人气:858
- 幼儿教师工作的启示haiyuegu阅读人气:1528
- 一个人的自由飞翔石头老师阅读人气:1164
- 养花的启示浅浅笑靥阅读人气:100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一个幼师如何快速成长为一个成...蔷薇阅读人气:1138
- [园长管理]做为一个家长我们如何向自己的...阅读人气:1588
- [教师工作]关于环境创设暖阳木槿阅读人气:1324
- [教师工作]如何做一个和孩子打成一片,又...做孩子的天使阅读人气:1883
- [教师工作]小孩子总是一个人玩儿,有原因...不爱豆腐阅读人气: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