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吴邵萍 来源: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4-01
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开展区域活动可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活动区的设置给幼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至少保障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有1小时的时间可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从选择进哪个区域、玩什么、与谁一起玩,到怎么玩、玩多长时间,幼儿都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执行。但现实情况是不少教师对区域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对区域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也存在误区,呈现出摆“摊子”、做“样子”、放“鸭子”的现象。在此,我对区域活动的独特价值和有质量地实施区域活动的策略进行一些梳理。
一、允许幼儿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学习
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常常无法脱离集体教学的思维,即形式上是区域活动,实际上依然按照集体教学的方式要求幼儿。出王贝这样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观念没有真正转变,没有认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1.区域活动允许幼儿“跑题”
集体教学活动一般有预设的目标,要求全体幼儿都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评估时也是重点关注有多少幼儿达成了目标。它相对来说更强调教师的预设,要求所有幼儿基本保持一个步调、按部就班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每一环节的活动中,不能随意“拐弯”或“跳跃”到幼儿个人感兴趣的其他问题上。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有目标,期望幼儿围绕某一关键经验进行探究学习,但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会给予幼儿从容获取多样化经验的可能性,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如,在科学区的探索活动“泡泡戳不破”中,虽然教师希望幼儿聚焦于观察用牙签戳肥皂泡戳不破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但一名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发现泡泡会飞,而且能飞得很高,结果他一直饶有兴趣地尝试让泡泡飞向天花板。活动结束时,他意犹未尽,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此外,有的幼儿发现直接将吸管插入装泡泡水的盘子中就可以吹出泡泡;有的幼儿在研究如何让泡泡一直停留于吸管上不破裂;有的幼儿在研究如何在泡泡上再吹出泡泡来……正是因为允许“跑题”,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主题,产生了多元化的问题,获得了个人化的经验。
2.区域活动允许幼儿“拖时”或“缩时”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每一环节的时长是教师依据大多数幼儿的学习节奏决定的,幼儿基本不能自行掌控,这对学习能力较强或较弱的幼儿都是不合适的,无法满足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的愿望。
而在区域活动中,由于每次活动时间有足足1小时,幼儿可以自行决定停留在某个学习环节的时长。如,两名幼儿同样选择进入科学区玩“拨数字转盘搭平衡小船”的游戏(转盘上有5~10的数字,幼儿可根据每次转到的数字选择相应数量的积木放置在月牙形小船上并努力使小船两端保持平衡),一名幼儿只用了10分钟,就将不同数量积木的每一种组合摆放方式都玩了一遍,于是就去玩其他游戏了。而另一名幼儿在摆放7块积木时怎么都不能使小船两端保持平衡。他反复琢磨和尝试,经过长达40分钟的探索,终于通过调整不同大小积木的分布状况,使小船两端达到平衡。由此,我们看到区域活动可以保障每个幼儿自主、从容地进行个别化的操作、探索、观察、思考、解释、分享。
3.区域活动允许幼儿“跑区”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根据大多数幼儿的兴趣、需要来选择活动内容的,但总有些幼儿不甚感兴趣或早已掌握。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同样的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难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和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并不拘泥于某一个区域的学习。幼儿可在活动前通过插牌等记录方式自主决定当天的首选区域,在进入首选区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既可以再选择本区域的其他内容,也可以转到其他区域去活动。如,中班某幼儿首选去数学区活动,她在玩了数字拼图后,看区域活动时间还没有结束,就又到音乐区去跳舞了。允许幼儿“跑区”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静心观察、准确诊断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做什么、怎么做,很多教师对此有疑问。有的教师误以为区域活动就是完全让幼儿自由玩,无需教师指导,教师不干预就是最好的指导;有的教师认为每个区的每个幼儿都需要教师指导,所以教师很累,好像一直在“救火”,根本抓不住头绪,来不及指导。毋庸置疑,区域活动是需要教师指导的,但前提是静心观察幼儿,这样教师才能准确作出判断,决定是否给予指导以及给予什么样的指导。而要做到这点,教师不仅要拥有幼儿各个领域发展的框架性知识,关注当下活动所蕴含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还要掌握如何围绕核心经验通过降低难度或增加挑战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升的相关策略。
1.判断幼儿当下处于何种发展
教师在指导前,首先要判断幼儿当下处于何种状态,并分析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教师作出适宜指导的前提。
如,小班开学2个多月了,教师发现妞妞从不进任何区域去活动,只是一个人东张西望,晃到东、晃到西。即使是全班幼儿都喜欢的语言区,她也不想去。一开始,教师以为她是不熟悉区域活动的内容,就拿着语言区的动物播放器告诉她,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播放器听自己喜欢的故事。在教师介绍的过程中,她只是不动声色地看着。第二天,教师特意待在语言区给幼儿念喜欢的故事,观察妞妞的反应,却发现她完全未被吸引。于是,教师带她进入语言区,请她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画书,并说可以念给她听,谁知她却大哭了起来。教师向家长了解情况,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非常爱看书和听故事。于是教师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不愿参加区域活动,甚至连她最喜欢的看书、听故事的活动都不愿意参加?孩子目前的状态是怎样的?一天,教师请家长来园在语言区做志愿者,结果发现妞妞主动进语言区活动了,还跟着她的妈妈边讲故事边大方地表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到第五天时,即使妈妈没来,她也会主动进语言区活动了。这表明,妞妞并不是不喜欢区域活动,不喜欢看书和听故事,而是还没有度过入园适应阶段,在幼儿园里缺乏安全感。教师在诊断出幼儿当前的状态后,就和家长商量,请家长在此阶段每周抽出1~2天做志愿者。由于妈妈的加入,妞妞逐步消除了对于上幼儿园的恐惧感,愿意和同伴一起玩了,也能进入区域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了。
2.判断何事需要教师介入指导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要准确判断对于某个幼儿来说哪些困难是他自己能够克服的,哪些困难是需要教师给予支持的……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优势和弱势,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因介入不当而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进一步激发和自我潜能的挖掘。
如,一天,有5个幼儿参与大班音乐区活动。其中两个女孩想要跳新疆舞,可另外三个男孩说:“我们要跳李德戈景的蒙古舞。”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下。教师一直在旁静静地观察。几分钟后,一个女孩说:“这样吧,我们先跳新疆舞,你们在旁边看或者休息,我们跳完后在旁边休息,看你们跳,可不可以?”男孩们说:“行!”后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都是如此协商解决矛盾的。由此可见,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自己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无需教师介入。
又如,中班上学期幼儿在区域中表演故事《三只蝴蝶》,这个故事中有6个角色,但当天只有4名幼儿参与活动,他们觉得表演没法进行了。于是,他们求助于教师。教师说:“你们自己想想有没有办法?”他们说:“我们请其他小朋友来,可是他们不愿意。老师,你帮帮我们吧。”教师说:“即使我来演,人还是不够呀。而且以后每次都可能出现人数不够的情况,怎么办呢?”幼儿很沮丧,这在他们的经验中是从未有过的。于是,教师说:“可不可以一个人演两个角色呢?”幼儿眼睛一亮,有两个幼儿马上自告奋勇:“我愿意演两个角色。”此案例中,一人分饰两角的经验是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所没有的,所以,此时教师的介入是适合幼儿当下需要的。
3.判断何时是介入的最佳时机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可以在幼儿活动前、活动中或活动后,教师要判断对某个幼儿参与的某项活动来说,在哪一环节介入是最佳时机。
如,小班幼儿姗姗选择了在美术区用吹泡泡的方法来作画。她拿着吸管走到教师面前不断地说:“我没有吹过泡泡,我不会吹泡泡。”教师说:“没事儿,你先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吹的。”可是她根本不看,不一会儿还哭了起来。教师对她说:“大家都没学过,都是第一次玩。来,我们一起试试。哇!有这么多种吸管呀!看看都有什么吸管?”教师引导她发现有细吸管,也有粗吸管;有单根的吸管,也有用透明胶带缠住的一组吸管。教师问:“你想试试用哪种吸管来吹泡泡?”她说:“你先吹。”教师见状也不催促她,自己先吹,让她看到教师也是经常吹不出泡泡的。看到教师吹出了不同泡泡,她产生了尝试的愿望,教师立即拿吸管让她吹。在她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既不问她也不看她,以减轻她的压力,让她安安静静地探索。经过很长时间,她终于吹出了泡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由于姗姗缺乏自信,每次参与新活动都会紧张,害怕做不好,也怕同伴嘲笑她。所以,对于她的指导,教师是先吸引她参与,使她愿意尝试新活动,然后给她空间让她一个人静静地尝试,在她找到自信后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这时的介入是适应姗姗的发展需要的。
4.判断以何种方式介入最恰当
教师介入的方式有很多,如,通过提问引导其思考,鼓励其与同伴讨论,亲自演示,借助数字化手段……无论教师采取何种介入方法,都必须适应幼儿当下的发展需求。
如,幼儿在科学区玩“谁的小船承载的积木块数最多”的游戏,当他们玩到15块积木时,发现再也无法突破了。幼儿认为不可能再累加了,因为在他们的经验中,只有把大块积木垫在下面,然后把小块积木整齐地向上搭建的经验,没有见过或试过下面放小块积木,上面放大块积木,并将大块积木向周围空间延伸的方法。如果教师只提供图示,幼儿受空间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的影响,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样的搭建方式的。于是,教师采用和幼儿竞赛的方式,现场演示如何在同样的小船上搭建更多积木,使小船依然平衡。教师的演示吸引了在科学区的所有幼儿,幼儿非常认真地观察教师的搭建方法并寻找规律。当幼儿亲眼见证教师将48块积木搭建在小船上时,他们全都流露出崇拜的眼神,也萌生了挑战热情。这以后,全班幼儿纷纷到科学区参与活动,不断突破自己原来的成绩,有一名幼儿竟然连续一个月玩这个游戏。这个活动中教师的演示契合当下幼儿的发展需求。
总之,教师指导区域活动的前提是观察幼儿,要做到:观察在前,判断在后;幼儿探索在前,教师指导在后;幼儿表述在前,教师追问在后。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具有在现场对幼儿当下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给予每个幼儿适宜的支持,真正发挥区域活动对于每个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三、研究支持幼儿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不少教师会认为在集体活动中更容易关照到全体幼儿,而在区域活动中,由于幼儿分散于活动室、寝室、走廊等不同空间,客观上教师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段关照到每一位幼儿,在一次区域活动时间内,教师甚至只能和一个区域中的几位幼儿进行互动。所以,教师需要研究如何了解每一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态、需要的策略,有效支持幼儿差异化发展。
1.设计制作进区记录图表
活动中,幼儿是自主选择进入不同区域的,教师仅凭记忆很难掌握每个幼儿的进区情况。而设计制作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进区记录图表,能使全班幼儿的进区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可组织幼儿定期统计,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幼儿喜欢去哪些区域、不喜欢去哪些区域,了解多数幼儿都喜欢的区域有哪些、只有少数幼儿喜欢的区域有哪些……如,小班的一位教师将幼儿头像贴在空的矿泉水瓶身上部,做成记录瓶,每个幼儿一个,幼儿每天在记录时只需将代表不同区域的彩色标签纸放人自己的记录瓶即可,一周下来,幼儿可以将其取出组合粘贴成一朵花带回家,而教师只要看标签的颜色就可以了解每个幼儿一周选择了哪几个区域。中班的一位教师则将不同区域场景都拍了照塑封起来作底板,引导幼儿在选好区后将贴有自己相片的夹子夹在相应的区域底板上,这样,教师一看就知道每个幼儿所选择的是哪个区域的活动。大班的一位教师则设计了一张区域空间分布图,将本班不同区域的空间位置标示在平面图上,幼儿选择了哪个区域,就将自己的照片插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一目了然。
2.借助数字化手段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中,由于幼儿是分散的,需要教师进入各个区域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需求,给予适时的支持。可是现实是中国的幼儿园一般一个班只有两位教师,却至少有30余名幼儿,分散在5~6个不同的活动区。因此,我们尝试借助Ipad等设备,通过下载现成的音频、视频材料,制作“微课”,安装适合幼儿自主学习的APP等方式,供幼儿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幼儿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来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避免了一出现问题就向教师求助的情况。如,在健康区,幼儿想学习制作爆米花,以往都由一位教师固定在该区域给予指导,而现在,我们将制作爆米花的方法和流程拍下来做成了微课,幼儿自己播放Ipad中的微课即可。又如,在美术区,两名幼儿同时学习用纸折神仙鱼,其中一名幼儿能力很强,看步骤图就学会了,他折完神仙鱼后又看着步骤图折青蛙。而另一名幼儿看了几遍步骤图都没有看懂,就打开了Ipad中教师提供的APP来学习。该教学软件采用动画片的方式教学,能够多通道地帮助幼儿理解翻转、平移等空间概念,很好地满足了该幼儿的学习需要。再如,在音乐区,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幼儿能力水平及兴趣点,选择优秀的视频资源做成PPT菜单的形式,幼儿只要点击相应的链接即可播放视频。幼儿进入音乐区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唱歌、跳舞还是演奏乐器,也可以选择欣赏他人的舞蹈、演唱或演奏,幼儿可通过PPT菜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将一些学习材料中的难点用视频截图或小段视频截取等方式做了特别的链接,便于幼儿反复学习。如,在幼儿学习过幼儿版舞蹈《小苹果》后,教师提高了活动的挑战性,提供了成人版舞蹈《小苹果》的视频,供有兴趣、有能力的幼儿欣赏、学习,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同一首歌曲可以创编成不同风格和难度的舞蹈。教师分别录制了正面演示、背面演示、慢速讲解及分解动作的视频版本,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进行自主学习。幼儿多采取先反复看“慢速讲解”,然后对着自己学不会的难点动作反复看“分解动作”的方法来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给在每个区活动的幼儿提供了学习支架。
3.呈现幼儿的学习过程并给予个别化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难在不能及时关照每个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表现。鉴于此,教师可以将每个区域中的幼儿作品(无论是否完成)保留在环境中,待活动后再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以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如,幼儿选择在美术区画大树,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无论作品完成与否,幼儿都可将其夹在美术区的墙面、柜面等展示区。完成的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环境中可以获得成就感,未完成的幼儿则看到作品就会想起下次还要继续完成。若第二次还未完成,第三次再继续。又如,幼儿在语言区可记录“我在图书里的发现”,或自己制作图书,活动后也可将自己已完成的或未完成的作品夹放在语言区周边墙面上或语言区上方悬垂下来的线绳上,待第二次活动时继续完成或进行修改、丰富、完善。其他区域的作品也是如此。由此,幼儿区域活动的作品成为区域环境的一部分。这样,不仅仅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每一步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而教师则可通过这些作品了解每个幼儿在区域中的学习情况、发展情况及可能需要的帮助等,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讨论或给予个别化指导,并对区域中的材料和内容作出最利于幼儿发展的调整。为此,教师要在活动结束后尽可能抽出时间对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类作品、记录单和影像记录等进行观看、询问、分析。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保障了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使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节奏来开展活动,因而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并确保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我们要将区域活动作为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制度的方式加以落实,保障幼儿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的时间,使幼儿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得以充分发展。
摘自:《幼儿教育》2016.01-02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快乐之星阅读人气:1985
-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晴阅读人气:1387
- 对幼儿园家具文化课题中区域活...小杨16阅读人气:918
- 区域活动的条件保障晴阅读人气:731
- 怎样做好区域活动的背景墙饰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61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幼儿园里都有哪些区域活动?我的心机阅读人气:445
- [业务管理]区域活动记忆cleaner阅读人气:1221
- [教师工作]幼儿园有哪些区域活动?mengmeng阅读人气:2057
- [教师工作]什么是幼儿园区域活动?小蝶阅读人气:972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