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发现室之我见

作者:张俊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传时间:2015-12-25

    随着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幼儿园都建立了科学发现室,有的地区甚至将科学发现室作为标准配置,作为优质幼儿园的评估标准。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幼儿园并不清楚如何发挥科学发现室的功能,或因疏于管理而逐渐闲置,最终沦为一种“门面”。
    究竟幼儿园要不要创设科学发现室?如何配置科学发现室?如何开展科学发现室的活动?要回答以上问题,首先需要从科学发现室的由来说起。
    幼儿园为什么要建立科学发现室
    上世纪80年代末,我的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王志明教授从美国进修回国后,积极倡导在幼儿园里建立科学发现室。她深感当时中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当时称常识教育)缺乏可以让幼儿动手做的材料,幼儿只能在课堂上看老师做、听老师讲。反观美国,从班级里的科学区到幼儿园里专门的科学发现室,乃至社区的儿童科学博物馆,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探索和发现。为了改变单一的集体教学方式、给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机会,同时也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如班级人数较多、空间相对拥挤等,她提出在幼儿园里建立专门的科学发现室,供各班幼儿轮流活动。
    由此,从当时建立科学发现室的初衷,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发现室是给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科学的场所,而不是向幼儿展览科学仪器的场所;是给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水平上、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索的空间,而不是像小学那样的“科学教室”。
    20多年后的今天,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动手操作越来越多,区角活动的开展越来越普遍,是否还需要建立全园性的科学发现室?答案是因园而异、因地制宜。
    显而易见,科学发现室的建立,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需要耗费人力进行管理,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不必勉强为之。与其建一个科学发现室任其闲置,不如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室的空间,让幼儿在每天的活动中享有动手操作和发现的机会。而对于有空间、有资源的幼儿园,不妨创建一个科学发现室。但应明确,科学发现室不是科学展览室或科学教室,也不是放大版的科学区角,它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用途。
    如何定位科学发现室的功能
    科学发现室和班级里的科学区角在活动形式上相似,都是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给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的机会,但它们在功能定位上仍有差别,并不能完全取代对方。
    班级的科学区角受空间的限制,所能提供的材料品种和数量都较为有限。但是,它的长处在于幼儿每天都有机会和这些材料接触,他们因这些材料而产生的问题和发现,都可以随时记录并呈现在班级环境中,从而有可能实现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连续、深入的探究。同时教师也便于灵活调整材料的提供和指导的策略。
    科学发现室则完全相反。作为全园共享的资源,幼儿通常每周才能轮到一次左右,进入科学发现室活动。因此,不太可能像班级里的活动一样持续很久。但是,科学发现室所营造的人人做科学的氛围,则是班级环境所不具备的。科学发现室的最大优势在于空间充裕,可以摆放更大型的材料,也可以摆放更多样的材料,是一个迷你的科学博物馆,以丰富的选择性把幼儿吸引到科学发现的世界里。幼儿既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材料之间来回穿梭,也可以在某个感兴趣的材料面前驻足良久。
    此外,由于科学发现室通常是全园不同年龄班(至少是中、大班)共享的,因此在材料提供上也会适当考虑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可以玩,都有材料可玩,从而也更适应幼儿的个别需要。
    总之,与班级科学区角相比,幼儿在科学发现室里的活动更注重丰富性和趣味性,注重以丰富的内容、有趣的材料吸引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并引发幼儿的操作和探索。在活动过程中,更加注重幼儿的自主选择、自我控制和自由探索,而非具体内容的学习。
    如何配置科学发现室的材料
    科学发现室里应该配置什么样的材料?最重要的一点,它应该是操作性的而非展示性的材料。
    有人以为,科学发现室应配置更专业、更高档的科学器材,这是完全错误的。针对幼儿而创设的科学发现室必须体现可操作和生活化的特点。那些远离幼儿生活经验的、看似高大上的科学仪器,幼儿既不感兴趣、也难以理解其中奥妙。而这些昂贵的器材,往往是以看为主,或是通过按按纽操作,并不能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根本不能满足幼
儿的活动需要。
    也有人提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强调生活化,因此科学发现室的材料应该以自制为主。其实这也未必。科学发现室里的材料是购买还是自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能引发幼儿的好奇与探究。买来的材料往往新颖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但如果可探索性不强,幼儿的兴趣也不会持久。而教师自制的材料虽然简陋,但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他们照样可以玩的很开心。因此,好玩、可玩才是根本的标准。
    除了以上通用性的标准之外,科学发现室的材料有别于班级区角活动材料的地方在于它的游戏性和丰富性。如果说班级科学区角更着眼于让幼儿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因而在材料的设计上更注重可探索性或结构性,那么,科学发现室则可通过更好玩的材料吸引幼儿的兴趣,通过更丰富的材料来拓展幼儿的经验。两种活动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各有侧重。
    举例而言,同样是吹泡泡的活动,幼儿在班级里,可以研究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等等。而在科学发现室里,教师则可以提供更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吹出一个特别大的泡泡,或是吹出好多好多的泡泡,以开阔幼儿眼界,培养幼儿的兴趣。
    如何管理科学发现室
    科学发现室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材料的配置,更离不开日常的管理。科学发现室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材料的管理。科学发现室里的材料需要随着课程的开展或季节的变换,而做一定的调整、补充和替换。这主要是从维持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免千年不变的老面孔让幼儿丧失对科学发现室的兴趣。此外,科学发现室的材料不可避免会出现损坏或损耗,也需要及时地进行修补和替换。
    其次是人员的管理。在幼儿园层面,管理者需要协调并制定各班进入活动室的时间表,以充分利用资源。在每次活动中,也需要对幼儿人数进行控制,并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对参加活动的幼儿进行必要的行为规范,以维护活动室里的秩序。需要指出的是,制定科学发现室的活动规则,应以保障全体幼儿的自由、自主活动为原则,并不对幼儿如何操作材料做出具体的行为限制。相反,在活动中,教师应避免干预幼儿,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
摘自:《学前教育》2015.12
编辑:cicy

上一篇:运用结构化材料支持幼儿的科学经验建构

下一篇:有了“高大上”,别忘“接地气”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