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点”童“画”

作者:任金萍  来源:  上传时间:2015-10-23

    评价是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适当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和积极性,体验成功的快乐。但以往我们在组织评价幼儿作品时,总是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过多地在“术”字上下功夫,禁锢了幼儿的创作思路,阻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地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对绘画评价既能乐意接受又能引导其作品提高呢?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只要我们尊重幼儿,以幼儿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以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幼儿就会在画海中心情舒畅自由自在地遨游。
    一、以童心的视角解读幼儿的作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以往,我们总是以教师的主观意愿和自己的方式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很少给幼儿解说的机会,使许多幼儿的想象创造扼杀在萌芽时期。幼儿听了教师的评价后,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勉强点头同意,还有的则索性将画偷偷藏起来或者无奈地摆在一旁。
因此在评价时,我们要尊重幼儿,不要急于对幼儿的作品作出好或坏的评价,不以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衡量,而应该站在幼儿的思维角度去看,倾听幼儿的想法,发现幼儿的独特视角和想象,真正地走进幼儿五彩斑斓的童画世界。
    1.观“画”
    有些幼儿的绘画总让我们深感疑惑,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所以在比较发现的同时,教师还要继续寻找看似不可理解的细节,从中发现幼儿独特的思维角度和认知特点,领略别样的风采。例如:绘画《高楼》时,有个幼儿画了很多条线,我开始以为是电线之类的。但他却说:这是楼上漏水了,把墙都淹了。这个经历让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用图画表达出来了。在生活中幼儿们常常会去关注我们成人不经意的一些事情.所以我们不要凭表面的东西去看幼儿的画。对这些,我们应认可幼儿的想法和观察,对他们的独特见解应加以赞赏,带领他们在绘画世界奔跑。
    2.问“画”
    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想知道他们表达了什么,耐心地询问不乏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例如:在《风雨来了》的活动中,我请大家把感受到的风雨画下来。杰杰作品的右下角画了几根类似于树杆的咖啡色线条.树杆上还有零星的几片叶子,而画面上大部分的地方画着半圆形,并在半圆形后面也有一些绿色的细线条。看上去会认为作品中有树有绿叶,但杰杰表现的是风吹来时雨又打过来了,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的意思。可是询问后我才知道漫天飘的这些半圆形是小鸟,她在观察风和雨的时候正好看到,树上的鸟儿在躲雨,风吹来时小鸟飞舞起来。这一“问”让我们更真实、准确地了解了幼儿的表达。
    3.说“画”
    除了耐心询问,还有让每个幼儿尽情地“说画”。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自己正确领会幼儿的作品。例如:绘画主题为《海底世界》,我故作看不懂地问:“这画藏着什么有趣故事?讲给老师听听。”幼儿们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海里有好多好多鱼,有鲨鱼、章鱼,小丑鱼……他去海边钓鱼,钓到了好多东西,有鱼,有贝壳,还有水草……水桶放不下了,就放在旁边的箱子里啦!”听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幼儿的心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你无法预测幼儿下一刻会给你什么惊奇.但只要你认真地倾听.你会从他们身上获取很多信息,而幼儿会从老师专注的倾听中得到更多的表达、更多的自信。
    二、多元的语言评价丰富幼儿的作品
    由于每一个人的审美与个性都有所不同,对同一事物美的感受和想象都不同,以至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有所不同,幼儿们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绘画作品中的“支撑点”,采用不同的语言评价方式来引导,使绘画作品得到提高。
    1.感受式肯定
    在每个幼儿眼里,自己的画都是成功的。因此,需要教师时时做一个有心人,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肯定幼儿作品中的“闪光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来引导其提高。例如:在美术活动《妈妈的头发》中,平时最怕绘画的意意,大声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画的,红红的头发,小小的波浪.还有……”当我看到那张红彤彤而且画面杂乱的画时.我笑眯眯地接过画看了看,对他说:“你对妈妈的头发观察真细心,真棒。”并对着全班幼儿表扬了他,经过我的鼓励、表扬、赞赏.意意更有信心了。
    2.童趣式拓展
    除了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来引导以外,我们还可以用童趣式的评语来引导其提高。例如:绘画《树》,一个幼儿画了一棵小树就来交给我了,我有意地“误解”道:“树宝宝身边有很多树朋友,你先画了树莹宝.她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快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幼儿一听,高兴了,马上回到座位,在小树旁边画了另一些小树.画完还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你看,树宝宝找到这么多好朋友了。”童话式的评语不仅对幼儿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予温馨的表扬、肯定,而且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3.游戏式丰富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个别孩子作品“空白”很多,完成就直接交给老师了,这时候我们可采用游戏化的语言评价方式来引导其提高。例如:绘画《猫》,诗诗在白纸上画好一只猫咪后,对我说:“老师,我画完了。”我一看,那么多空白,于是做猫状对她说:“我要吃东西。我好饿呀,我要吃老鼠,我要吃鱼,唉,东西在哪里呀,怎么没有画出来呀,你快点把它画出来。好吗?”不一会儿,诗诗就在猫的旁边画了好几只老鼠,说:“猫肚子不会饿了吧!这么多老鼠,够吃了。”游戏化的评价不仅让幼儿的绘画增添了情趣,而且丰富了内容,
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其他语言评价也可以引导其作品提高。如:故事化评价、比赛式评价等,但我们要根据实际隋况来进行最适合、最有效的语言评价方式。不同的语言评价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能有效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水平,自然地获得与绘画相关的经验。
    三、适合的激励评价演绎幼儿的作品
    陈鹤琴说过:“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在教学活动中,好的评价形式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不过,评价形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随意一概套用的,而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绘画内容、幼儿的绘画情况适时作出调整,选择适合的评价形式来进行激励,使其保持对绘画的兴趣。
    1.集体评价和幼儿自评相结合。集体评价是我们经常选择的美术作品评价方式。它可以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幼儿都有观察、学习优秀作品的机会,人员集中,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了解幼儿的绘画情况。通过和幼儿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开展的互相评价,引导幼儿合理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种评价形式一般在绝大部分幼儿绘画完成得较好的情况下比较适合,因为这种评价不能给每个幼儿讲述的机会。
    2.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喜欢在一节美术课的最后环节作结果评价,但在幼儿对绘画作品比较难于掌握的情况下就需要运用过程评价。例如:我在教幼儿画《森林里的树》的时候,树的重叠与前后层次是本堂绘画课的难点。于是,我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拿起浈浈的绘画(层次重叠关系处理得很好)。让幼儿说一说好在哪里?通过观察和比较,幼儿终于知道怎样处理好物体的前后重叠关系了。
    3.评价和展示布置相结合。展示布置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评价,教师提供多元的展示平台有利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学习动力,使自信心倍增。如“相框作品”“快乐涂鸦墙”“创意小天地”“自荐小画家”“我与主题共成长”等布置板块。这些作品板块可供幼儿自主选择,通过幼儿的欣赏、交流和评价,幼儿可自行将作品调换板块,也可向同伴推荐或教师提议调换。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或者布置环境后,教师不仅做到了尊重作品,而且幼儿们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使绘画兴趣长久保持下去。
    除了以上这几种评价形式外,还有好多种,如:推优评价、互评和总评相结合等。当然,我们要有所选择和保留,采用最合适的形式来进行评价。不同的评价形式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帮助幼儿提升绘画水平,给幼儿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拓展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观察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过程中有一个再次学习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激发绘画的欲望。
    总之,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发现幼儿在作品中的“闪光点”,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保持和延续幼儿的绘画激情,张扬他们的个性,开发潜能,呵护他们的智慧之花,让他们在快乐与成功的感受中更加增强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千,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使他们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迪埠幼儿园)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07-08
编辑:cicy

关键词:妙点童画

上一篇:读懂幼儿的每一幅画——在小班绘画活动中的有效评价

下一篇:家乡文化资源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整合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