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有价值的游戏
作者:姜素琴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8-27
“9.18”观摩事件(详见2015年4期《四好·四乱·改变·惊喜))一文)让我们见证并相信,教师要勇敢地退到后边,把舞台交给孩子,相信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游戏的主人。但是,教师要想克服自己那颗对孩子包办代替的“心”,尽量先观察,不莽撞地指导与干预,其实很难。作为业务管理者,我需要从教研的角度给予教师更多支持。
“乱七八糟”的表演区和建筑区
尽管幼儿园的区域游戏面貌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但在表演区,我们依然经常看到孩子们穿上精致的表演服装,按照提前制定好的节目单,自己按下音乐播放器的播放键,和着音乐表演娴熟的舞蹈。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伴随着报幕、买票,一定有观众,还缺少不了在此间坐阵的老师。因为离开老师,表演区常常是乱作一团或百无聊赖。
即便实验班里有了研究蜗牛、扮演海盗、探索磁铁试验等能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但仍然有一些孩子十分开心地“东游西荡”!
尽管园长带着我们中层明确了“什么是儿童的真游戏”,坚决调整了由教师主导和编排的表演区里的那些展示性歌舞表演、积木搭建,同时鼓励老师们提供纸箱、大布、乐器、废旧物等,期待着孩子们玩出天性与精彩。但老师们更困惑了,不知道面对游戏中出现的“乱”,该管还是不管。其实,作为业务管理者,我也有同样的迷茫。只知道被老师安排的表演、被老师控制的搭建不是儿童自己的游戏,但是这样的“东游西荡”、乱成一团,就是有价值的游戏吗?
正巧,与实验班对门的中二班发生了一系列故事(详见本期《乱七八糟的建筑城》)。我们隐约感觉到,我们对幼儿游戏的特点、价值要重新认识。
一直以来,老师们为孩子做了很多准备和投入,像投放积木、辅材、地图、标志以及制定规则、要求等。这些看上去必备的物品,如果没有被孩子使用,就等于没有存在的价值。任何一个工具、材料、学具、玩具,只要能被孩子合理、有趣、安全地使用就是好的。同时,我们还体会到,要支持孩子的发展,不能只用眼睛看,不能只盯着作品看,更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开始策划一次新的教研活动,主题直指:有价值的游戏。
乱成一团的“打怪兽”
当我们重新认识儿童在游戏(学习)中的角色以及反思教师的评价能否有效促进儿童学习的时候,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周菁博士再次来到我们幼儿园指导。
因为这次是周老师第一次来我们幼儿园观摩现场,老师们的心中既期盼又忐忑。一方面想到,一位见多识广、理论水平高的幼教专家来看我们这所普通幼儿园的老师如何指导游戏,机会多么难得,一定好好听专家的指导,我们也要看看专家如何跟孩子一起游戏;但另一方面也想到,万一孩子太闹,我们是管不管呢,真出了错多不好意思。
周老师进班后立刻与孩子们玩在一起。当我们发现周老师的时候,她正坐在最乱的角色扮演区的边上,和两个孩子用插片玩具拼插一个稀奇古怪充满枝权的东西。只见她举起这个东西来到孩子们中间,兴奋地说:“怪兽插好了。”但是,话音未落,旁边冲过来一个男孩一下子就将怪兽打烂了,插片四散,撒了一地。孩子们立即兴奋起来,跳起来踩地上的插片,嘴里叫着:“打怪兽!打怪兽!”教室里乱成一团。
园长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赶快找老师。没想到,班里的两位老师都站在旁边,只是两个人分别举着一个照相机和一个手机挡住自己的脸,做照相状,可以体会到她们的心情是多么复杂。事后,她们说:“你们两个,一个是大专家,一个是园长,我们怕管错了,就想看看专家和园长到底怎么办?”
这时,周老师不停地和孩子们强调:“只有一个规则,就是不许踩玩具!”可是,孩子们完全投入到踩“怪兽”的乐趣之中,根本听不到周老师的声音,甚至有的插片被踩裂了,一面小镜子也被跺坏了。
园长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出面阻止了越演越烈的破坏行为。“我数10下,看谁可以帮我把幼儿园的玩具都拣回来?”就在第10下结束时,孩子们把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园长借机对孩子们进行了爱护幼儿园财物的教育。
研讨的时间到了,我们只能先离开现场。
从“乱”中挖掘发展契机
这起突发事件让我们意识到,现阶段老师们的最大困惑是面对游戏时的“乱玩”该不该管,如何看待孩子的“乱”。于是,我们把两个案例一一“乱七八糟的建筑城”和“乱成一团打怪兽”一起呈现给专家和老师们。
经过各抒己见,我们发现,老师和专家的不同视角直接影响了做法,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老师们普遍从找孩子们的问题人手,从交往技能、语言表达、动作发展、知识建构、思维发展、角色扮演、表现技能等角度分析得头头是道,唯独没有人说到孩子的需要、兴趣和发展。
而专家的建议是可以把这个“混乱”的现场“还”给孩子,围绕“混乱”来一场讨论,听听多方的声音和看法。比如,听园长说,她看到乱为什么会不高兴、她是怎么想的。听听周老师说,为什么她会允许孩子们“打雪花片怪兽”,她又是怎么想的。更重要的是听小朋友说,自己为什么打、为什么又没有真打、游戏里一定要有打吗、如果真需要打可以用什么替代呢、什么材料能起很好的替代作用、“打”够以后还想做什么。
专家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孩子的需要展开,而且句句延伸,逐渐深入,既能帮助老师看到混乱的本质,又能引导老师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做。
经过研讨,我们知道,孩子的任何言行都是在思维的作用下产生的,所以看到孩子的表现要透过现象解读本质。
1.孩子“打”的背后是对角色的喜爱和对扮演的向往(他们喜欢扮演奥特曼,每天都会装扮表演一番)。
2.孩子“不真打”是懂得不能伤着同伴、有自我保护知识(有个孩子一直在打教室里垂着的纱帘,而不愿意跟另一个孩子对打,说“不想打到他”)。
3.“对雪花插片动手”是终于发现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勇敢表现的道具(所以,周老师建议做一个怪兽替代品,孩子们可以打,于是孩子们先用雪花片当怪兽,然后再搭怪兽。当然,雪花片并不是最佳替代品,但因为它就在表演区旁边,是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
4.“听刘园长数到十就收”说明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勇敢有些影响游戏环境和其他小朋友了。
5.周菁老师提出“就是不能踩玩具”,但是孩子们似乎没有遵守,一是因为孩子们当时玩得太嗨,二是老师们也觉得,自从她们开始有意识尊重儿童的自发自主游戏后,确实对孩子的游戏习惯、交往习惯、整理习惯有所疏忽。
五条原因都找到了,我们再一一分析:“1”是需要,“2”是已知,“3”是方式,“4”是指令,“5”是规则。其中,前3条是孩子已有的,后2条是孩子听得少、做得也少的。由此看出,我们在尊重儿童想法、满足儿童需要的同时,在养成好习惯、遵守必要规则方面有所忽视。
经过这次就现场问题的共同剖析,我们既找到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又发现了自身的缺失。专家的现场参与和共同研讨让我们知道,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寻找问题的原因,对症寻策,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们在这次教研活动后,普遍认同“既然乱从孩子中来,那就还给孩子,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并且达成共识:“小”问题由幼幼互动解决(交往、游戏、分享),“中”问题由师生互动解决(方法、资源、目标、合作),“大”问题由集体解决(习惯、态度、自护、知识)。
在相信了孩子有自主游戏、主动学习的能力后,我们也要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在于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品质的发展,游戏中的“乱”恰恰带来了大量的发展契机。但初步的认同并不等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彻底改变,我们的改变之路还很长。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15.07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学习与分享――做有价值的工作haiyuegu阅读人气:1230
- 瑞典:重新认识你继父母小萝卜头阅读人气:648
- 理发店的游戏(好可爱的视频)D调的华丽阅读人气:1299
- 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认识youjiaorenaa阅读人气:1184
- 儿时的游戏(二)gege阅读人气:92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冬季保育知识有哪些?阅读人气:1744
- [园长管理]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怎么组织云眉阅读人气:4094
- [教师工作]求体育游戏!爱上爱情阅读人气:1631
- [教师工作]幼儿园都有哪些游戏?普罗旺斯阅读人气:402
- [园长管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为什么要创设...不爱豆腐阅读人气: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