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研究

作者:陈小琴  来源:宁夏固原市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08-31

    一、以激发幼儿兴趣需要为目的,营造民间游戏氛围
    1.创设民间游戏情景,吸引幼儿主动探索
    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学习掌握需要一个反反复复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消解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幼儿学会并喜欢上民间游戏,以激励幼儿从游戏的被动参与者尽快转变为主动探索者,我们尝试创设民间游戏情景,再现民间游戏场面,营造浓厚的民间游戏氛围,让幼儿身临其境,在主动尝试、探索发现中轻松愉快地熟悉民间游戏,在耳濡目染中自然领会并探索民间游戏的新玩法。比如在户外创设民间体育游戏区,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按不同类别划分不同区域,并按区域投放相关材料,以便幼儿随时探索。如轻器械区以皮筋、跳绳、沙包、毽子为主,挑战区投放梅花桩、高桥、爬梯、爬网、平衡木等,同时设置游戏场景和情节;室内创设泥巴屋、剪纸坊、民间社火、戏曲、童谣说唱表演功能室,班级区域则渗透民间小游戏:翻花绳、挑棍、翻四角板等。民间游戏情景的创设,让远离现代教育的民间游戏重新回归幼儿的现实生活,让曾经使孩子们乐此不疲、百玩不厌的游戏形式再现光彩和活力,也让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幼儿园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而更有价值和意义。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幼儿才能切切实实感受到民间游戏的真实存在,也能体会到民间游戏的有趣好玩。
    2.多元互动,以玩伴的身份将游戏推向深入
    民间游戏情景的创设,让幼儿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然而,幼儿对游戏探索的持久性受环境、材料、同伴、引导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环境熟悉了,材料认识了,幼儿的注意力便从“是什么”转移到“还能干什么”,幼儿在“还能干什么”的探索中,往往因游戏经验和游戏能力的不足而浅尝辄止。此时,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有效引导,民间游戏的玩法、规则才能因顺应幼儿的内心需求而不断形成和更新。传统民间游戏的学习主要来自于同伴和家长,当下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因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而被限制,孩子们的生活被大量电子玩具和网络游戏所包围,自然减少了与同伴交往游戏的机会。面对现实困境,幼儿园的责任并不在于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游戏,关键是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和家长要主动承担起幼儿玩伴的角色,重拾自己童年时快乐游戏的美好时光,带领孩子们在共同参与、共同探索、共同创新的游戏过程中感受乐趣、获得发展。
    建立“同伴互助引领小组”,动员广大家长、教师、社区代表积极参与,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民间游戏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来离园、家园亲子游戏日、参观社区健身游戏等活动,让家长、教师成为幼儿游戏的亲密伙伴,共同参与,适时引导,形成浓厚氛围,共同把民间游戏的开展引向深入。
    二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原则,构建民间游戏课程
    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要坚持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与教育理念和目标要求相融合,努力探求课程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最大化发挥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生活、学习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良好全面的发展。
    1.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融入课程
    蕴含着特定传统文化并且经历了多年历史检验的民间游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游戏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但有些民间游戏可能带有时代的印记,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落后性,还存着一些不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不利于保证幼儿安全的内容。比如体育类游戏“两人抬轿”“斗鸡”“打石头仗”;语言类游戏“拍花花手”“烟洞眼,冒冒烟”中的部分内容等。因此,要选取民间游戏有益于幼儿发展方面的精华、去除落后的观念和不合时宜的做法。改变和创新民间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做到古法新玩又具有科学性,才可以融入课程。经过筛选、改编的民间游戏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实施中要按照幼儿园的课程目标、五大领域的课程特点、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整编,融入课程之后才会得到落实。
    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着儿童的游戏类型,也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方式。即便是同类游戏尽管难易程度不同、目标要求也不同,依然不能让各年龄段的孩子所喜欢。因此,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有侧重点的选择游戏类型和相关内容。我们在全面开展民间游戏的同时,重点在中、大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民间表演游戏”;在小班开展“民间童谣说唱游戏"。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耍旱船”等民间表演游戏,虽然不能按照民间表演的水平要求幼儿,但是这类游戏道具复杂,变化多样,要求表演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表演技能,显然超出小班孩子的年龄水平。相反,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篇幅短小、生动有趣、唱词浅显、动作形象,小班幼儿边说边做,非常开心。大量题材新颖、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游戏,加入幼儿园课程之中,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也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实现了幼儿园课程体系对民间游戏的有效接纳和融合。
    2.创造性的组织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首先,坚持与一日活动同步实施。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关键在于有效实施。这就要求教师从思想上要重视民间游戏,要和其他课程一样,在一日活动中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游戏内容的安排必须考虑整体性和合理性。既要横向考虑与其他教育内容的衔接和有机融合,又要纵向考虑其自身的层次性,形成具有结构层次的内容系列。目前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大多以主题活动为主,主题网络相对空间容量大,且具有一定开放性,能容纳更多游戏内容,在主题实施前要深入挖掘主题网络中民间游戏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融合点,以便安排更适宜的游戏内容,确保主题的完整性,要按照主题发展的情境脉络构建既体现主题目标又兼顾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而且能够体现自身层次结构的游戏课程。如我们在大班主题“丰收的秋天"中融入“踩草垛”“送粮食”“推小车”等民间体育游戏;在主题“过年了”中安排“抬花轿”“舞龙”“舞狮”等民间表演游戏;在中班主题“我的家乡”中融入“烟洞眼,冒冒烟”“花喜鹊”等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等。
    其次,创新民间游戏的组织形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或个别为主,这两种形式有利于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但是参与人数少,等待时间长。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在同一时段参与游戏,获得发展,需要综合、全面考虑主题活动中各类民间游戏的相互关系及幼儿的学习特点,整合不同类型的游戏内容,综合利用多种组织方式,多层次、多元化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实践中,我们采取“平行班合作游戏”“年龄班互助游戏”和“大集体”“小集体”、小组与个别等多种游戏形式,并注意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形式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互动开展、有效组织,比如以平行班为单位开展的“大集体”活动,这种集体游戏综合语言、音乐、体育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融集体展示、小组探索、个别自由活动于一体,尤其是主题背景下的综合情景游戏好玩有趣,且富有挑战性,深受幼儿喜欢。大型集体游戏活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集体游戏部分、分组游戏部分和自由游戏部分,集体部分统一安排,内容以童谣说唱、音乐游戏为主,分组部分以幼儿自选小组游戏为主,自由游戏部分为自主创新游戏。时间安排上每周1~2次,参与班级为两个班以上,因户外场地大小确定参与班级数量。这种游戏材料丰富、形式多样,强大的吸引力可以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增加游戏人数,也可以增加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广度,增加游戏时间和活动量,让幼儿充分感受民间游戏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与更多同伴交流合作、探索创新新游戏的美好愿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以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为根本,创新民间游戏
    儿童的游戏精神是一种成长的精神,儿童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与创造的精神,让游戏成为幼儿生命成长和精神生发的动力和源泉。民间游戏相对更加宽松自由,可以给幼儿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
    1.发挥自主性,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人,玩什么游戏,如何来玩都由幼儿自己决定的。民间游戏材料简单,方便易行,不受场地、人数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三三两两,想玩什么,幼儿可以做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主,不仅仅是让幼儿拥有游戏的决定权,关键在于还要具备创造性地开展游戏的能力,诸如游戏情节的拓展、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过程的有效开展等。如民间游戏“玩纸球”小组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玩纸球,当发现纸球拍不起来,当足球踢也没意思时,是丢弃纸球选择其他玩具,还是想办法让游戏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想让孩子不放弃游戏,那么,就需要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和必要条件,帮助幼儿积累相关游戏经验,信任幼儿,支持幼儿,少一些强制和干预,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自主创新,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即便困难再大,孩子也不会选择放弃。在“玩纸球”游戏中,针对幼儿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增添多种辅助材料,同时开放其他游戏场地,鼓励孩子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我们看到,玩纸球游戏发生了很大转机,逐渐由冷清变得热闹起来,由一种玩法变化到多种玩法,游戏的情节和游戏质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
    2.从材料和玩法入手,引导幼儿创新民间游戏。
    提供必要的支持,让幼儿成为自由创造的人。首先,创新材料,让游戏散发无穷魔力。游戏材料的多样性、开放性容易引起学前儿童丰富的联想,激发其创造动机。民间游戏来源于日常生活,材料方便取得,生活用品、自然资源经过改造加工都能成为游戏材料,除了常见的传统民间游戏材料外,我们还改造加工了一些其他游戏材料:麻绳、轮胎、草垫、梯架、梅花桩、竹竿、手推车、纸球、高跷、旱船、扁担,以及能够让幼儿开展走、跑、跳、钻爬等游戏情节的障碍设置、辅助材料等,这些材料的投放增强了民间游戏的吸引力,丰富了民间游戏内容,拓展了民间游戏更为宽广的空间和资源,对幼儿积极性的激发和游戏质量的提升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游戏中,除了提供主要材料外,还要准备大量辅助材料,根据游戏活动的进展需要随时调整和增减。
    其次,创新玩法,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能力。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玩法相对单一而且难度较大,对幼儿来说并不容易接受,如“跳皮筋”“跳绳”“滚铁环”等游戏,这就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原有民间游戏的玩法进行改编和创新,“跳皮筋”伴随着童谣,在近似于舞步的节奏与韵律中展开游戏,远远超过幼儿的能力和水平,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此项活动,我们将跳皮筋的玩法改为“踩皮筋”“单双脚跨跳”“钻跳”等幼儿容易掌握的简单动作,同时辅助以幼儿熟悉的歌谣并设置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展开。这样一来,被冷落了的游戏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民间游戏的吸引力就在于玩法的不断变换和新规则的有效生成,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能力,鼓励自主创新显得更为重要。一根绳子,除了跳绳以外,还能干什么,还有其他玩法吗?要放开手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断尝试,要提供开放的游戏场地和相关辅助材料,为幼儿的创造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要细心观察,耐心等待,及时捕捉对孩子有意义的民间游戏,提炼新玩法,提升新经验。对绳子的玩法,有的孩子把它变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沿着小路走、跑、跨、跳,练习基本动作;有的孩子把它变成一个“池塘”,玩起了“钓鱼”游戏;有的孩子巧用辅助材料,将绳子与纸箱、轮胎、单人跷跷板等辅助物品连结起来,当成各种类型的“小车”,拖着拉着,不亦乐乎!仅一根绳子,幼儿探索出的玩法近十余种,经过自己创新的玩法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在民间游戏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不断拓宽民间游戏的渠道和方法,开辟更为广阔、更加丰富的民间游戏空间和游戏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自由、追求自由,创造游戏、创造生活,不断积淀创造未来的经验和能力。
    原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银川 ) 2013 6 153~156
编辑:cicy

上一篇:“跑班模式”盘活幼儿园教育资源

下一篇:在“逻辑狗”游戏活动中的成长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