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家长进课堂的思考与实践——基于武汉市新时期保教实验的探索

作者:彭兵 莫浈 熊慧  来源:  上传时间:2014-07-14

    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越来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关注。配合武汉市新时期保教实验,我园通过积极尝试引导家长进课堂,开发家长资源,促进家园共育。
    一、转变观念,引导家长多种形式进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来自不同领域的家长参与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收获新的教育效果。
    1.打消家长顾虑,激发家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我们利用家长会、幼儿园网站、园内“家长助教”活动的展板,播放家长助教的视频,邀请参与过“助教”的家长现身说法,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介绍,让家长明白,家长参与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通过介绍幼儿园的课程,鼓励并引导家长将自己的工作专长、爱好变为教育资源,逐步激发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注重细节,建立班级家长教育资源库
    将新生入园时填好的家长资源登记表进行分类整理,就可形成园(班)级家长教育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家长资源。信息库的内容也要随着家长的积极参与而不断地丰富。
    3.发挥特长,提高家长参与课堂的兴趣和成就感
    每位家长具有不同的职业特长,给幼儿园带来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并能为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我们也要根据家长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并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各种类型的家长都能展现自己的优势,在参与幼儿园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如对专业性强的家长,我们诚意邀请他们到幼儿园当“老师”,交警爸爸教小朋友如何过马路;医生妈妈教小朋友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和正确认识换牙;消防员爸爸教小朋友遇到火灾该怎么逃生等等。
    4.因势利导,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请家长走进课堂,不是单纯请家长作为欣赏者观摩活动,或者是充当老师给孩子上一堂课这么简单。我们抓住每一次的活动机会,由老师指导家长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教育;结合家长的自身特点,引导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纠正家长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生理发育轻心理疏导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家园共育的实效性。
    经过实践与摸索,目前我园已形成家长进课堂的两种形式:家长作为观摩合作者进课堂和家长作为助教进课堂。
    以家长作为观摩合作者身份进课堂为例,我园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家长参与活动,如节日纪念活动或者大型特色活动。改变以往家长仅仅作为旁观者的做法,引导家长参与其中,积极体验。如在组织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前,教师会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张“家长观摩提示及反馈意见”表,内容包括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半日活动流程的安排及对应的教育目标,设计家长的观摩提示、请您配合和幼儿表现情况反馈几个板块,每一板块的内容与活动流程一一对应,让家长看了一目了然。活动中,家长可以根据“观摩提示”,带着目标去观察,带着任务去思考,带着思考去反馈。透过家长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家长对孩子表现的评价逐渐专业化,看到了家长对幼儿园及班级管理的建议逐渐“主人翁”化,同时也欣喜地看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逐渐更新转变,和幼儿园的教育方向逐渐趋于一致。幼儿园园长也会有针对性地对家长的反馈意见给予答复。这样的互动形式,让家长开放活动意义更大,效果更好。)
    二、开展专题研究,提高教师对“家长进课堂”的驾驭能力
    伴随着保教实验的开展,我们在市级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开展专项研究发现,为了保证家长进课堂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同样也要扮演好三种角色:组织发动者、引领指导者、观察合作者。
    1.组织发动者
    号召发动家长积极参与配合是活动开展的前提。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老师向家长公布班级需要家长协助的活动主题及内容,说明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请家长自愿报名参加。根据家长的报名情况,初步确定“家长助教”入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作一些调整,可能会临时增加一些家长助教活动内容,希望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每次开展活动前,教师会将“助教”活动计划公布于众,还通过“亲子活动邀请函”“温馨小便条”“电话提前邀约”等多种方式,让家长对什么时间配合,配合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全力投入到活动中去,既不影响家长工作,又保证活动能顺利开展。
    2.引领指导者
    在活动组织前,教师要帮助家长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在共同设计活动方案时,引导家长在拟定活动目标和设计互动形式时,要注意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并教给家长一些简单的课堂指导用语,共同准备活动所需的图片、音乐、道具、多媒体等。为了让家长在教学活动中更自信,课前还可请家长试教,针对试教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商讨在活动中需要配合的细节。通过教师的细心指导,帮助家长消除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为助教活动取得成功做好细致而充分的准备。例如:科学助教活动《小滚筒打保龄瓶》,在活动之前,教师与参与助教的四位家长就活动的设计进行了三次研讨,一次比一次周全,一次比一次完善。
    3.观察合作者
    老师将“家长助教”请进课堂后,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手,完全由某个或几个“家长老师”“自导自演”,而应自觉当好家长的“助手”,与家长保持默契。当家长使用幼儿不太容易理解的成人化语言时,教师要当“翻译”将其转化为孩子能听懂的儿童语言;当孩子有问题想问家长而又表达不清时,教师要做孩子的“代言人”,使家长明白孩子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当家长所要表述的重点孩子印象不深时,教师要做“复读机”,将其以形象化的语言再表述一遍;当孩子“人来疯”时,教师可用习惯性的课堂指令提醒孩子们注意控制情绪;当家长遗忘某个环节时,教师可提醒家长,做必要的补充。总之,在助教活动中,教师要对活动中的一些突发现象进行监控,把握时机,适当引导,努力使助教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体育助教活动《玩绳乐》中的情境游戏,请一个爸爸当灰太狼潜入羊村抓走小羊。但在活动开展时,由于爸爸有些紧张,忘记了自己还有台词和夸张的动作,只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抱走了坐在最后边的一个小朋友,还没等其他小朋友察觉,这突然发生的一幕眼看就要结束了。这时,机灵的赵老师突然夸张地大叫起来:“灰太狼你别跑,快放了我们小羊!”孩子们一听马上进入了角色,胆子小的围着老师表现出惊恐的样子,胆子大的已经飞奔出去追赶“灰太狼”,顿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成才》:教育月刊(武汉),20l3.1O.59~60
编辑:cicy

上一篇:家园同构摇篮文化

下一篇:给祖父辈家长做讲座的四个要点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