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借助故事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作者:陈慧平  来源:浦东新区祝桥东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9-14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促进幼儿想象和思维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作为一所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我们尝试把科学教育的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挖掘故事的科学教育因素,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了解科学知识、丰富科学认知和经验。为了将故事有效运用于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在故事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需要下一番工夫。
      一、注重故事的选择
      好的故事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事选得恰当,才能保证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价值,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尽量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贴近的故事。
      (一)关注作品的教育价值
      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科学故事如果偏重于讲述一些科学原理,就会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把枯燥的科学原理和生动有趣的故事相结合,有情节、有人物、有优美的语言与有趣的对话、有矛盾冲突等,就容易受到幼儿的喜欢。
      如《小青虫的梦》讲述的是一条小青虫蜕变成美丽蝴蝶的故事,从最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最后在音乐会上翩翩起舞,这个故事不仅让幼儿了解小青虫蜕变成蝴蝶的生长过程,还告诉幼儿不应该用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都能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又如《乌鸦喝水》讲述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在找水喝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喝到水的故事。在故事情境中,幼儿可以仔细观察、了解乌鸦解决困难的各种办法,这个故事还可以启发幼儿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多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的原有经验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迁移,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时,还应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相贴近的故事,这样才能受到幼儿的喜爱。
      如小班幼儿喜欢各种有趣的小动物,教师就选择了《红眼晴的小猫》《背上的房子》等故事,把怎样保护眼睛、蚯蚓可以帮助植物生长等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探索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就选择了《蜗牛和苹果》《小土坑》等,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探索和动手操作,既欣赏了故事内容,又发展了探索能力。
      同时,我们还创编了适合大班幼儿的主题科学故事,如《谁丢了尾巴》《神奇的尾巴》《借尾巴》等,幼儿可以对同一主题的故事进行比较和分析,既利于从各个角度了解某一科学知识,又利于发展大班幼儿的思维。此外,大班幼儿对科学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教师就选择《认真的爱迪生》《诺贝尔的故事》等科学家的故事,通过丰富的语言、生动的人物刻画让幼儿了解科学家。
      二、对故事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虽然优秀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但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巧妙地对故事内容进行再处理,如增加、删减或改编作品的部分内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增加对话
      有些故事虽然生动有趣,却将其中蕴涵的科学内容“隐藏”了起来,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增加角色间的对话,将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对话,帮助幼儿更好地解读和理解故事内容。如故事《蜗牛和苹果》表达了蜗牛想与苹果亲近的愿望,适合中班幼儿欣赏,但作品多用描述性语言,幼儿理解起来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将作品中的描述性文字改为对话的形式,如故事中乌龟说:“苹果没有生病,它是苹果妈妈,正在腐烂,好让它的宝宝钻进泥土里,生根发芽。”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水果妈妈的宝宝是什么”,教师增加了蜗牛与乌龟的对话,蜗牛问道:“苹果真的是妈妈吗?它怎么和我们的妈妈不一样呢?”乌龟说:“是的,苹果里面有许多苹果核,它们是苹果妈妈的宝宝,苹果妈妈腐烂之后,苹果核就会钻进泥土里,然后生根发芽。”最后,教师呈现了各种不同的水果,帮助幼儿观察、发现不同水果果核的秘密,促进幼儿的理解。
      (二)删减环节
      有些故事内容较长,涵盖的信息量较大,对于这类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预设的目标,对故事情节进行删减,以凸现主要内容。如在小班讲述《贪心的变色龙》时,故事中变色龙希望能像北极熊那样又大又白,像红鹤那样漂亮,像狐狸那样机灵,像鱼儿那样会游泳,像鹿那样会跑,像长颈鹿那样看得远,像乌龟那样躲在壳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一下子要理解这么多动物的特征比较困难,于是教师删减了北极熊、红鹤、长颈鹿等几种不太常见的动物,保留了幼儿较熟悉的内容,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三)凸现形象
      科学故事中的一些经典角色往往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思维敏捷的司马光、勇敢智慧的阿凡提、机智聪明的曹冲等,这些角色形象也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鼓励幼儿多问多思,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讲述故事《司马光砸缸》时,可增加一些互动讨论的环节,组织幼儿围绕司马光救人的办法和过程展开讨论,让幼儿体会主人公的沉着冷静和机智勇敢。
      三、用恰当的形式“讲述”故事内容
      在精心选择和适当处理故事的基础上,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还要注重故事的呈现方式,根据故事的特征和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恰当的形式实现科学故事的教育价值。
      (一)在反复体验中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的思维动机往往由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发。因此,教师在“讲述”科学故事时,要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可以反复体验的机会。如在讲述《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先把教材上的插图放大,制作成连环画教学挂图,为幼儿的思维提供视觉支持,然后引导幼儿看图听故事、看图复述故事,帮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最后,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改编成表演游戏,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故事。通过“看故事一听故事一说故事一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讲”活了科学故事,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二)在问题情境中领悟科学知识
      问题是幼儿思维活动的诱因,故事中所蕴涵的问题情境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掌握科学知识的主要因素。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有必要结合故事情节,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主动思维。如讲述故事《动物的尾巴》时,当幼儿明确了动物的尾巴有各种本领后,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小鱼的尾巴像什么?没有尾巴会怎么样?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尾巴的作用是什么?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后来它的尾巴怎样了?通过抛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认识尾巴的功能,学习关于“动物尾巴”的科学知识。
      (三)在操作中了解科学原理
      有些故事中蕴涵的科学原理尽管非常简单,但幼儿仅通过教师的讲述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各种条件,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亲自验证科学原理。如故事《乌鸦喝水》,当教师讲到乌鸦想喝水,但由于瓶口又细又长而喝不到水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小石子、海绵、餐巾纸等各种材料,鼓励幼儿亲自操作,让幼儿在操作中明白通过虹吸、增加水的体积等方法升高水位,可以让乌鸦喝到水。这种直观、简单的操作形式很受幼儿的喜欢,能够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蕴涵的科学原理。
      借助有趣的故事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科学认知,启迪智慧。通过科学故事,幼儿可以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角度了解简单的科学现象,初步形成粗浅的认识,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编辑:cicy

 

上一篇:玩中学科学 玩中出智慧

下一篇:科学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