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教学“陷阱”,让科学活动更精彩

作者:李冬辉  来源:江苏省扬中市文化新村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2-02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科学活动教学中倘若能够灵活设置“陷阱”,使幼儿在“落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这往往能使幼儿在“陷阱”中经受锻炼和获取有益经验,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等大有裨益。
 
1.准确了解幼儿的认知程度,设计“陷阱”。
 
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不全面,因而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存在错误或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认知程度有意设计一些“陷阱”,让幼儿陷入其中,使幼儿经过周折,能达到让幼儿”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从而有助于拓宽幼儿的思维。比如,在科学活动“认识鸟”中,教师小结时说:“鹦鹉、麻雀、鸽子等都会飞,所以会飞的都是鸟,是吗?”幼儿纷纷说是。接着,教师说:“可是,我看到天上的飞机也在飞,它也是鸟吗?”……教师A设计的该“陷阱”诱发、暴露了幼儿认知中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有助于其及时捕捉、弄清幼儿的认知特点,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教学过程、方法具有针对性,有效地消除幼儿认知中错误、片面的观点。
 
2.根据幼儿不良学习习惯,设计“陷阱”。
 
有些幼儿由于在学习中粗心大意、不专心等,而不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为此,教师可故意呈现易使幼儿产生错觉的材料.设计“陷阱”诱发幼儿的思维产生偏差,加剧幼儿的认知矛盾。比如,在科学活动“磁铁的秘密”中,教师B问不专心学习的辉辉:“磁铁能吸住老师手中的这条毛巾吗?”辉辉答:“不能。”教师B随即用磁铁将毛巾吸了起来。辉辉不解地看着被吸起来的毛巾,教师B说:“我刚才讲过的,磁铁具有穿透性,能隔物吸物,毛巾之所以能被吸起来是因为毛巾下面有块铁片。”……教师B设计的该“陷进”不仅有利于调动幼儿的求知热情,而且可以促使幼儿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并有助于培养幼儿全面仔细、严谨、有序、灵活变通的思维素质。
 
3.为调动幼儿探究兴趣,设计“陷阱”。
 
科学活动往往比较枯燥乏味,为了能调动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教师有必要在幼儿对科学活动无兴趣时设计“陷阱”,使幼儿产生走出“陷阱”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性。比如,在科学活动“沉与浮”中,幼儿在基本掌握了“沉与浮”的有关知识后对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渐失兴趣。为调动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C出示了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问:“大、小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幼儿说:“大的沉。小的浮。”教师C把两个马铃薯放进烧杯里,幼儿惊奇地发现两个马铃薯都沉入了水底。幼儿求解地看着教师C,教师C说:“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那就和我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好吗?”……教师C设计的该“陷阱”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幼儿对本已熟悉但又不愿意思考的问题又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使科学探究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深度。
 
4.帮助幼儿理解学习重点,设计“陷阱”。
 
在科学活动重点处设计“陷阱”,比简单地强调“这是重点,必须掌握”更有效。因为掉入“陷阱”的体验能让幼儿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重点的知识内容。比如,在科学活动“省力的杠杆”中,教师D出示了一块长方形砖头,让幼儿想办法用一根手指将砖头举起来。幼儿纷纷抱怨砖头太重举不起来,教师D笑着说:“现在请大家看,老师的一指神功。”教师D边说边将一块长条积木一端插入砖头底部,并在另一端下面塞人一块小积木作为“支点”,然后在长条积木翘起的一端用手指轻轻一压,砖头轻易地被举了起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师D设计了“用手指举砖头”的“陷阱”,使幼儿纷纷受挫,然后教师D再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如何运用杠杆省力”这一学习重点,从而使幼儿轻松掌握了学习重点。
在科学活动中设计教学“陷阱”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教师都必须确保能让幼儿从“陷阱”里走出来,既要使“陷阱”有助于教学,提高科学活动效率,又要使幼儿能从“陷阱”中“吃一堑,长一智”,获得有益的科学知识经验。
 
辑:cicy
 

上一篇: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建构与运作

下一篇:中班上学期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