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泥塑课程的建构

作者:王琦  来源:奕阳教育研究院  上传时间:2010-03-24
艺术领域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偏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与自由表达。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对这一错误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重新确立了艺术教育的目标,并相应梳理了艺术教育的实施原则。泥塑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个部分,在活动目标、活动原则等方面理应符合新《纲要》的精神。因此,在探讨泥塑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原则之前,我们先从分析《纲要》入手,谈谈新《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些主要观点。
《纲要》的艺术教育观
《纲要》艺术领域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核心点:积极投入、自由表达和体验乐趣。
传统的艺术教育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积极投入”与“体验乐趣”便是针对这一个偏差的修正。新《纲要》在目标部分明确提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在原则部分提出“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些表明新《纲要》将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作为了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
传统的艺术教育将模仿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将标准化作为作品的评价标准。新《纲要》颠覆了这一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将“自由表达”作为了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自由表达”包含三方面的含义。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给幼儿充分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情感、态度,感受艺术活动带来的情感愉悦。这一点和“积极投入”、“体验乐趣”相呼应,是自由表达的第一个含义。自由表达同时也体现在幼儿的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上,教师应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同时也应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的想法和创造。
在建构泥塑课程时,教师在目标设计上应遵循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将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泥塑活动,鼓励幼儿通过泥塑活动大胆、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身的情绪情感,充分感受泥塑活动的快乐,在其中获得美的体验作为泥塑课程的核心目标。
泥塑活动的独特价值
艺术是发展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部分,泥塑活动除了能提升幼儿感受美、表达美、欣赏美的能力外,由于其操作材料本身的特性,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具有独特的价值。
1.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的,与在平面上呈现的绘画方式相比,泥塑的表达方式更易于幼儿来操作和表达。所以,从表现力说,泥塑立体的呈现方式更利于幼儿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
2.泥塑活动作为空间艺术形式之一,对幼儿空间想像思维、空间造型和艺术创作力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泥塑活动使艺术创作的领域更多元和整合。
3.泥本身具有湿润柔软和多变的特点,更能刺激幼儿手部触觉感受,而且能促进他们大小肌肉的协调发展。同时,产生立体、三维作品的过程也是儿童视觉空间与手的协调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4.泥本身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表现性、变化性,为儿童提供了无限的想像和表现空间。操作的过程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控制力和满足感,能起到疏解幼儿紧张或不良情绪的作用。
泥塑活动本身的特点也是建构泥塑课程的重要基点。教师在建构泥塑课程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注重凸显泥塑活动本身独特的教育价值,在达成艺术教育目标的同时,起到促进幼儿空间知觉以及大小肌肉协调发展的作用。
泥塑课程的建构
基于《纲要》对艺术领域基本原则的阐述和泥塑活动本身的特点,泥塑课程在整体的建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审美愉悦为开端的泥塑课程
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泥塑活动是开展泥塑课程的第一步。引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感知力。幼儿善于观察,对生活中和艺术作品的美具有敏感性是发展幼儿对于艺术活动的兴趣,并且引导其积极创造的前提。因此,在泥塑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应通过出示实物、身临其境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感知实物的特点,感受实物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愉悦。在幼儿充分领略了实物的美,产生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创作活动,要求幼儿从感知美向创造美过渡了。
2.多元平衡的泥塑课程
泥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材料,用泥进行塑形对幼儿手眼配合和大小肌肉的协调具有较高的要求。相较于用画笔进行绘画,泥塑活动对幼儿手部技能的要求更高。针对泥塑活动的这一特点,在幼儿园泥塑教学活动中,撇开技术而单一地讲自由表达,撇开教师的示范指导单一地请幼儿进行自由创作,撇开对范例的模仿而一味地要求幼儿进行大胆地创新是不切实际的。泥塑课程应在技术训练和能力发展之间、在教师示范和幼儿自由创作之间、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达成平衡。
(1)自由表达和技术训练的平衡
泥塑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就必然有相应的活动形式和材料,就必然存在技术学习的问题。新《纲要》颁布后,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了单一的技术训练对幼儿发展的局限性,开始在教学中削弱技术训练的比重,而更多给幼儿留有自由表达的空间。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完全忽略技术的学习,而一味要求幼儿进行自由表达。纯粹进行技术的学习是背离新《纲要》基本原则,舍本逐末的做法,但撇开技术,自由表达本身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是在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之后,在表达和创作中必要的手段和支持。因此,在泥塑课程的建构中,揉球、搓条、压片等基本的塑形技法仍是需要教师通过示范传授给幼儿,并且进行一定量的练习的。但这些技法的学习一定是在幼儿对形体有直观的感知以及充分的自由体验后才进行的。
举例来说,球形是泥塑塑形中的基本形体。在进行揉球的技能学习前,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球形物体,让幼儿通过游戏等方式充分地感受球会滚动等基本的特性。在教授揉球技法之前,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尝试揉球,思考怎样才能揉圆。这些活动充分尊重幼儿的自身感受和体验,也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技法的兴趣,避免了机械学习技法的枯燥感。在充分感知和激活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技法的示范和讲解就是水到渠成了。
(2)教师示范与幼儿自由创作的平衡,模仿与创新的平衡
艺术活动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以模仿为主要教学手段,强调遵循教师的示范,注重作品的标准化,因而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表达和创新,这些都是为新《纲要》所诟病的。泥塑材料无固定形体的特点让幼儿可以在二维、三维创作间自由转换,给幼儿留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非常有利于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但与此同时,自由度的加大也意味着操作难度的加大,泥塑活动对幼儿计划性、精细动作、艺术表现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在泥塑活动中,不给幼儿适宜的示范和指导,一味要求幼儿自己进行摸索和创作,幼儿就只能满足于玩玩泥巴,而无法在技法、能力上获得发展,当然就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发展了。
在泥塑课程的整体建构中平衡教师示范和幼儿自由创作,平衡模仿与创新是既给幼儿留有创新的空间,又能落实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在具体教学操作中,作为平衡的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实际发展水平,采用三种难度梯次的教学方式。针对较小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需加强指导和干预,主要形式包括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幼儿自由尝试、探索泥和各种造型的特点;在提供范型的基础上,幼儿自由体验、尝试创作;之后由教师逐步示范步骤,幼儿在观察示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在第二种难度梯次上幼儿的主动性有较强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幼儿观察范例,自主分析范例,自由创作和完成范例的主体部分,教师只示范关键细节和难点的塑造过程。这种方式适合已经具备一定的泥塑经验,掌握了基本的塑形手法,需要进一步提高艺术表现能力的幼儿。第三种难度梯次是由幼儿自主完成全部作品造型,并体现造型的独特性,在幼儿塑形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支持。这种方式适用于大班,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幼儿的自主表现和创造能力,更多鼓励幼儿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像与认识。
3.体验成就感的泥塑课程
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重要途径。泥塑课结束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满心欢喜地向老师、同伴展示着。在泥塑课程的结束阶段,教师应善用幼儿的成就感,通过开展作品完善、作品欣赏、作品评价等延续活动,使成就感成为强化幼儿参与泥塑活动兴趣的助推器。延续活动适宜以同伴分享的方式进行,幼儿可以互相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并得到同伴的认可和赞许。
另外,由于泥塑作品本身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功能,幼儿完成的泥塑作品可以作为环境布置和区角游戏的有效材料之一。可以想像,如果在班级中随处可见自己的作品,幼儿的成就感将油然而生,这对于激发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兴趣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泥塑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部分,在课程建构方面既要遵循积极投入、自由表达和体验乐趣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应体现泥塑活动本身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泥塑活动的开始阶段、实践阶段和延伸阶段均应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让幼儿在快乐表达、自由创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因人施教的幼儿绘画指导策略

下一篇:走进彩色世界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