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角活动中,培养托班幼儿阅读兴趣的研究

作者:  来源:《学前课程研究》  上传时间:2008-04-24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儿童需要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而对于托班幼儿来说,培养其早期阅读的兴趣最为关键。


 

如何利用班级现有条件为托班幼儿创设更多的阅读机会和更好的阅读条件,以培养托班幼儿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激发托班幼儿阅读的兴趣


 

无论对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还是班级的墙饰布局,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对于托班幼儿来说,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能帮助其形成放松、舒适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有效阅读。那么如何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图书角呢?


 

从色彩选择上看,应以蓝、紫、绿等冷色调为主,这类颜色清新淡雅,易使人心绪宁静。为此,我们在班级布置了蓝色的地垫、翠绿色的小碎花布袋和天蓝色的吊柜和简易书架。


 

从物品提供上看,应是安全、柔软的。我们提供了一些软垫、靠垫,供托班幼儿坐和靠,还挂上了可爱的布制图书袋、图书吊柜、简易书架,用于摆放书籍。为了保证环境的安全卫生,我们尽量避免尖、硬的物体出现,我们采用了是可以钉人墙体的挂钩,既牢固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对于部分过敏性体质的幼儿,那些毛茸茸的靠垫也是不适合的,教师在选择布置材料和装饰材料也做了充分考虑。


 

从空间布置上看,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悬挂书袋、图书吊柜时,要保证托班幼儿伸手能取到柜中最上层书。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将大书小书分开放,便与托班幼儿学习区分大小,并养成按序收放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在区角内提供的物品应尽量避免新颖性刺激。教师可以提前将要提供的软垫、靠垫等物品置于托班幼儿常见的环境中,并让其有充分接触的机会,使新鲜感转化为熟悉、舒适的感觉。在我班,这些软垫、靠垫都曾在开学后的较长时间供托班幼儿随意玩耍,当时已经满足了他们“玩”的需要,因此,在后来的图书角中再次出现这些物品时,托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则更多地集中在初次见到的图书和图书袋上。满足上述两点之后,我们发现托班幼儿首先是被教室独特的某处环境和材料所吸引,当其感受到了区角内宽松、和谐的氛围,受到丰富的图书刺激后,就会自然激发起主动阅读的兴趣。


 

二、投放适合的阅读材料,保证托班幼儿阅读的体验


 

()投放纸质好、画面简单的阅读材料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除了保证图书的数量充足以外,对书的质量要求较高。因为托班幼儿手部小肌肉控制力较差,不当的翻阅很容易使图书损坏。因此,提供的图书最好为硬壳封面,硬或厚型纸张,装订牢固的。此外,从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这些图书最好是单页单幅,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语言简单、准确,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


 

()选择托班幼儿熟悉的阅读内容


 

熟悉的内容使得托班幼儿首先在情感上易接受,并且可以使其初到图书角便可以有书读并愿意读。我班图书角中的书大都是托班幼儿自己从家中带来的,体现了托班幼儿在区角创设中的参与性,也能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愿望。托班幼儿自己带书,不仅保证了图书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也让家长了解托班幼儿读物适宜性的要求。此外,托班幼儿以“自我”为主,对自己的物品会比较关注。每位幼儿都有自己带来的书,一方面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让托班幼儿在读书中学会与同伴交流。


 

()结合教学内容,定期更换新书


 

定期更换一些新图书,给予托班幼儿一些新的刺激,会增进其阅读兴趣。因此,在区角中我们首先选择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物(其余的大量图书暂时收起),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托班幼儿自由阅读,使其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同时又因为托班幼儿读图相对于图文要快很多,经过反复翻阅之后,他们对熟悉的图书兴趣会逐渐减小,为此,我们将图书的更换与主题活动的开展密切结合,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比如,在班级进行“蝌蚪游游”主题活动时,我们就及时在区角内提供了几本有关蝌蚪、青蛙的科普书籍和故事书,自然地调动了托班幼儿阅读的愿望,丰富了他们对蝌蚪的认识和了解。


 

三、建立入区阅读的规则,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保证合理的入区人数


 

若阅读区人数过多,就不利于幼儿静、高效的阅读。根据区域开放后的几天观察,我们发现:针对班级开放的约四平方米的阅读角,比较适合七名托班幼儿同时活动。于是,我们在软垫的侧贴上了七双小脚印标志,表示入区的人数最多为七人。这样,一方面能帮助托班幼儿了解脱鞋人区的规则,脱鞋子并将鞋子放人鞋子的家――紫色的小脚印上。另一方面,剩下的脚印也起到很好的人数暗示作用,当托班幼儿看见有空的脚印便会人区阅读,当看见脚印满了后便会主动离开去其他区角玩。


 

()与托班幼儿一起建立阅读规则


 

在图书区阅读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托班幼儿知道脱鞋人区,却不清楚鞋子脱下之后如何摆放;托班幼儿人区后的取放书籍秩序也较混乱,往往是拿一本看一本又丢下一本,最后书袋上的书越来越少,而软垫上到处都是散落的书;还有的托班幼儿随意地大声说话,从而打扰了部分安静阅读的幼儿;有的托班幼儿动作幅度过大,造成书页破损。这种种状况的出现,促使我们思考应如何与托班幼儿共同探讨图书区的基本规则。规则的建立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秩序,而且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图书角的一侧墙上设计了一组图标,是专为托班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设计的人区规则标记系列图,分别表示:脱鞋入区、鞋放入脚印里,从袋中取书,看书时不大声说话,将书从原袋中放回,穿鞋出区。这个规则的系列图主要是在托班幼儿入区初期起到提示作用,而到了后期,托班幼儿对规则已内化,较好地保证了图书角的活动秩序和良好氛围。


 

四、科学、适宜的阅读指导,提高托班幼儿的阅读能力


 

()教师进入图书区,带领阅读


 

当托班幼儿不主动人区阅读时,教师可以主动进入图书区,吸引他们阅读。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托班幼儿就会产生阅读的愿望或因为模仿而进入图书区获得阅读的机会。当区角内人数较少时,比如只有24名托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并排看书讲故事的形式,带领托班幼儿共同阅读。教师坐在中间,让托班幼儿分坐两旁,一方面保证每位托班幼儿都能从正面看书,另一方面使托班幼儿处于教师手臂能环抱的范围之内,便于教师用动作提示和引导,以同时调动托班幼儿看、听、说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鼓励托班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快乐


 

托班幼儿往往只满足于对图画的视觉刺激和翻书的动作体验,注意力很容易从当前画面分散,但如果加上语言的描述,则有助于注意力的维持,阅读效果会好很多。因此,我们鼓励托班幼儿相互间的交流,使其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学习阅读,相互感染、相互启发,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因人施教,适时指导


 

教师需注意观察托班幼儿阅读表现,发现个别托班幼儿阅读的特别需要,及时指导或出区后提供恰当的帮助。比如,有的托班幼儿会跳着翻页,很快“看”完一本书,结果问他好不好看,他可能会说“好看”,也可能会说“不好看”,问他看了些什么,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托班幼儿自己发现有趣的内容被漏掉了:“咦?白雪公主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躺在地上了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再到前面找一找!”或在一些组织活动中出示这本书,讲述故事内容,试着提问该托班幼儿:“下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记得吗?”对于回忆出的托班幼儿给予奖励,表示“下次老师还会找一些书出来给大家讲故事,如果你看过并能说出来给大家听,你就可以得到奖品,这也说明你在图书角里面学到了本领”,以帮助托班幼儿学会自我约束与激励。

 

上一篇:托班主题性情境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融合

下一篇:中班角色游戏活动立体化的有效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