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暑假来临,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会考虑摒弃传统的分龄教学,将留园的孩子编入混龄班,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在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混龄教育虽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价值,但同样有它的弊端。我们试图通过调查幼儿教师对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以及实践上的困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幼儿教师对混龄活动指导的能力。
——责任编辑:咚咚锵
【定义】
混龄活动是指打破班级和年龄的界限,让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进行的活动。混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类似于兄弟姐妹在一起游戏的机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同伴交往环境的缺陷。它不同于同龄幼儿的活动,孩子与不同年龄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他的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的初衷?老师的感受?家长的困惑&专家点拨
(一)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主观认同混龄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缺乏积极尝试的热情;
(二)教师意识到混龄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但认识上还有一定偏差;
(三)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混龄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教育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较为复杂&混龄教育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混龄教育容易造成大年龄儿童争强好胜
按年龄编班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是相一致的。但与自然同伴群体相比,同龄同伴群体的交往显得过于单薄,同伴群体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采取合适的措施重建幼儿的自然同伴群体,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弥补独生子女成长中的同伴缺失是当今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混龄的理论付诸实践最大的疑惑是:怎样使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在现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呢?教育目标如何制定?活动内容如何选择?如何兼顾差异合理安排幼儿活动时间?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蒙氏教育模式是“舶来品”,所以有些内容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革。另一个问题是某些教育机构出于某种目的而把蒙氏教育神话。这无形中把经济门槛抬高而不利于平民化教育政策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推动人们对混龄教育模式的理解与接受,最终会阻碍混龄教育模式的推广,值得我们幼教同仁深思与反省。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儿童教育儿童”角色的变化既让幼儿体验到年幼幼儿对年长幼儿的尊重、敬畏、钦佩或嫉妒,又让幼儿体验到年长幼儿对年幼幼儿的关心、爱护或轻视等,这些复杂的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间断性混龄”是混龄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连续性混龄”相对,是按照混龄教育组织的时间维度来划分的。“间断性混龄”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组织形式。
◆甘当支架,惯于抛接◆关注等待,适时点拨◆充分信任,委与任务◆坡度评价,营建氛围
(一)加强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提供适宜材料,注重渐进发展
(三)周密安排,保证幼儿全面参与 (四)差异化调整,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提高
(五)另辟蹊径,让个别幼儿运动起来
【好书推荐】:本书凝结了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各分园所多年的教学感悟,北师大幼儿园全托部为蒙氏混龄班,书中对相关的教育经验也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中“以儿童为本”理念下的教师培养和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问卷调查
教师在混龄活动中如果要给予幼儿帮助的话,应该是什么?
兴趣引发
操作材料
技能技巧
互动跟帖
还可以输入150字

混龄不是模糊教育。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对异龄和同龄教育认识不够,导致混龄教育问题凸显...
2012-08-03 02:12:04

现在幼儿园的混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像您这文章中说的缺陷确实存在,而且不容忽视,要真正想形成本土化的混龄教育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哦...
2012-07-12 02:25:32
混合班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只有加强对混合班的管理,才能避免大的“吃不饱”,小的“吃不了”的状况。切不可把混合班视为“混子班”,放任自流,放羊式管理。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异龄幼儿的相互作用,促进每个幼儿共同、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