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幼教工作25年,园长工作经验9年,前16年在公立幼儿园是一所省一级园,后9年是在民办园工作。25年中本人从获得过各种奖励:“优秀教师” “优秀园长” “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演讲比赛一等奖”等。2013年所在欢乐谷幼儿园顺利通过“省二级幼儿园的评估”。我的管理特色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始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制度不断完善,设施不断更新,课程不断改革,率先做到“先一步、高一等、优一层”。
柳市欢乐谷幼儿园是一所全日制幼儿园,是一所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理念的新型幼儿园。游乐式的环境,现代化的设备,家庭式的服务,开发式的活动,特色式的教学是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的乐园。占地面积11亩,是乐清市目前最大的一所幼儿园,环境优雅,风格别致,除了宽松、优美的活动场地外,还设有恒温的室内游泳池、钢琴室、舞蹈室、棋室、书法教室、小主持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亲子活动室,各教室及全园内设有监控,让每位家长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上网看到孩子的活动学习生活等情况,使家长了解更加放心,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高了优良的条件。
案例:
早上,中班王老师兴冲冲的来到办公室说:“园长,我班的节目排的差不多了,你来帮我把把关,指点指点,好吗”?“好啊,午饭后我就去。”我高兴的答应了。
午饭后,我准时来到中班,节目开始了,第一个出场的是我的女儿,她在整个节目中特别显眼,是主角,我仔细地观察了其他的孩子,她们跳的也不比我女儿差。而我女儿之所以能领舞是因为她是我的女儿。
我及时的对王老师的节目表示赞赏和认可,她一定是花费了很多心血,孩子才会有如此的表现。
分析:
教师子女与老师比较熟悉,同事之间友好的感情也增添了几分对孩子的喜爱,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因此在成人过分地关照和宠爱下,必然会滋长幼儿莫名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会使孩子养成很多不良习惯,一旦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特殊的照顾,就极易产生失落感,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极为不利。同时,教师这种流露出的偏爱行为,对其他孩子也是极不公平的,会在其他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的阴影,甚至对这些“宠儿”产生敌意。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南昌现教师子女“特殊群体” 享特别照顾成潜规则》: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很多小学都安排了节日庆祝演出。对小学生来说,参加演出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然而有家长却发现,从主持人到独唱,从领舞到器乐演奏,不少角色都被学校教师子女给占了,教师子女正在成为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
幼儿园的教职工队伍是一支“娘子军”、“妈妈连”,教职工子女自然也是幼儿园的“特殊公民”,但是如何对待这批特殊幼儿,同时又能解除教师后顾之忧使其安心投入工作呢?
措施:
下班之前我通知王老师晚上一起吃饭,聊天中我首先诚恳地对王老师近阶段工作表示肯定,而拍练节目又很辛苦,这种工作的激情值得赞扬。作为家长,我的孩子在老师的精心照顾下得到健康成长表示感谢。但我请王老师帮我一个忙,希望她帮助和支持我的工作:“不要让我的孩子领舞,把机会留给其他的孩子;这样对于表现好的孩子也比较公平,因为我的孩子跳的不是太突出,而如果我们幼儿园的每个教职工的子女都是节目中的主角,主持人,一定会对我们的幼儿园造成负面的影响,这事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王老师说:“孩子想领舞,换掉她会不会不高兴?”我说:“没事,你放心,孩子的工作我来做。”王老师欣然答应了。回家后,我拉着宝宝的手说:“你今天跳的真好看,不过妈妈更希望看到你站到队伍了和她们一起跳。”“好吧,那我明天就让老师帮我调一下,和她们一起跳。”没费多少力气,孩子就被我说服了。
总结:
学期结束汇演时,王老师的节目被评为一等奖,受到教职工的称赞与佩服。王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我的孩子不需要特殊照顾。因此,我们幼儿园这些特殊的家长现在也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的要求尽量让孩子去做到,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会引导孩子不折不扣地去完成。此外,这些特殊家长们还注意到:在上课时间不把子女随便带出,不随便去班级找自己的孩子,不因为自己的特殊地位而向老师提出过分的要求,时刻以一个普通家长的身份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也经常与这些“家长”交换意见,晓以利害,取得共识,督促他们在家、在园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形象,让孩子为妈妈是老师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傲。只有“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发挥这些“特殊家长”们巨大的教育潜能,才能取得家、园互补的双向教育功效!
作为幼儿园管理者的园长们更应该如此,因为他们不仅是孩子们的榜样,而且也是教师们的楷模。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讲的就是园长的带头作用。我们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处处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园长在幼儿园里既是执法者,执纪着,又是管理者;要扮好“正人”的角色,首先就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