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 ,共有47999条记录
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自由落体现象,能探索并发现不同物体下落时有不同样子。2.初步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直线、波浪线、“摇摆线”等)进行记录。3.能积极地参加科学探索活动。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纸条、羽毛、纸巾、雪花插
标签:中班教案,科学教案,幼儿园教案 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浏览次数:3011次
梯形有什么特点?
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其中两条对边互相平行,即在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另两条边不平行。
标签:梯形 类别:科学知识 浏览次数:3010次
奥尔夫音乐教学让我变了
奥尔夫音乐教学让我变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他对我的教学观念、人格、创造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观念:即客观事物在人脑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而不是实在物质..
标签:奥尔夫 类别:奥尔夫 浏览次数:3010次
接触民间艺术 传承祖国文化
接触民间艺术 传承祖国文化
标签:民间艺术,传承,祖国文化 类别:环境创设 浏览次数:3010次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关注两个适宜性——对小班早期阅读活动“变色鸟”目标的反思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考虑,早期阅读活动目标的设立只有关注了活动对象和阅读材料的适宜性,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利用阅读材料,顺利地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阅读,语言学习,小班早期阅读 类别:教学反思 浏览次数:3010次
简析幼儿绘画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也许是出于司空见惯,时有家长对“看着长大”的孩子貌似随意涂抹的画不以为然。相反,很多幼儿的画往往会让专家学者们激赏不已(图1)。同样的画,为何不同的成人对之有着不同的感受?这主要是因为成人从不同的角度评判幼儿绘画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价值标准。
标签:幼儿,绘画,再现性,表现性 类别:美术教育 浏览次数:3010次
激发兴趣 引领成长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乐”即我们所说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作为幼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幼儿的兴趣之火,变幼儿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让孩子在兴趣中快乐成长。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激发兴趣,引领成长 类别:社会性发展 浏览次数:3010次
联片互动 促进幼儿园共同发展
背景介绍——红杉树的启示 生活在美国加州的红杉树,高度在90米左右,但它的根只是扎在很浅的泥土表层。是什么原因使红杉树在飓风面前屹立不动?原来有红杉树的地方,必定有一大片红杉林。
标签:联片互动,幼儿园共同发展 类别:管理策略 浏览次数:3010次
幼儿观察记录:帮忙幼儿增强体质
观察对象:仔仔 观察时间:20ΧΧ年4月2日 观察环境:教室 观察目的:帮忙幼儿增强体质 观察实录:入冬以来,天气寒冷,空气干燥,
标签:观察记录,增强体质 类别:观察记录 浏览次数:3010次
中班艺术活动――印染纸
班级:中二 科目:手工 执教人:赵娟 一、活动名称:《印染纸》 二、活动目标: Ø 引导幼儿感受染纸活动的乐趣。 Ø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Ø 引导..
标签:中班艺术活动――印染纸 类别: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浏览次数:30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