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CK视角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作者:钱文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5-04-28
编者按: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副教授和钱文副教授带领她们的研究团队开展了有关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包括儿童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归属感等)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根据核心经验分析了3~6岁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状况,阐释了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及其特征以及如何通过幼儿园课程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他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引导儿童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本刊将以连载方式陆续介绍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期介绍的是他们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敬请关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两年多以来,广大幼儿园教师在深入学习与研读的基础上,试图将《指南》作为指导原则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南》所呈现的是儿童的典型行为,而教育活动则既要基于儿童发展,又须高于儿童发展,并且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均需教师自己来把握。那么如何找到《指南》与教育活动之间的链接点呢?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直译为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1.PCK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上世纪70年代,有位心理学家研究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与普通棋手在记忆棋局时的差异,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型: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这种方法随即被用来研究专家教师的特征,旨在培养高明的新手教师,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条正确的路径。研究表明,与普通教师相比,专家教师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他们具有教学专长。其中有关学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在教学专长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换言之,专家教师之所以优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具有上述三种知识,而PCK正是这三种知识的总称。
究竟什么是PCK呢?PCK是指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相关知识。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应具备哪些知识,或者说PCK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识,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大量的研究,现在比较公认的观点是PCK应该包括如下三种知识。
第一,学科知识。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习与教学规律。例如,在艺术活动中,视觉表达活动(绘画)和听觉表达活动(音乐)由于学习者所使用的主要感官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步骤。要有效地实施教育活动,必须了解并设计与学科特征相符的教育内容和步骤,并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园阶段,由于采取了主题活动的形式,学科之间呈现出融合的趋势,但是不同学科的特点还是存在的。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对不同的学科知识都有所了解,例如数学是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要把握数学活动的“序列”,以便将后继的知识建立在先前知识的基础上。
第二,学生的知识。学生的知识主要有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学习策略、准备知识、态度和动机等。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非常关键,这一点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已经达成共识。而不同年龄的儿童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各有特征,例如大班幼儿会自发地使用复述策略等。许多教师开始研究幼儿在参与主题活动之前所具备的原有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幼儿原有知识的主题活动,这种做法就是PCK中所谓的了解“学生的准备知识”。学习的态度与动机也是“学生的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幼儿园,引发幼儿的兴趣一直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引发并维持幼儿的兴趣正是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的,要顺利达成该目标,教师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儿童的知识。
第三,教学法知识。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关于教学法的知识也是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比如教师需要知道高结构教学活动是指那些“指向鲜明,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活动内容有严密的流程,教师作为组织者、调控者,控制整个活动走向和流程”的活动。研究表明,优秀的专家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法知识,并与时俱进更新该领域的知识。
简言之,PCK包含了关于儿童发展、学科和教学法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专家教师必备的。PCK的理论对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何作用呢?PCK虽是一种知识储备,但不是一般的知识,它针对的是专门领域的知识,甚至包含了专门领域内的策略性知识,因此对于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教师的PCK是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表达与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杨彩霞,2006)如果教师能够在接触到新学科领域的同时,便知晓专家教师在该领域内的相关学科教学知识,并努力同化为与自己的个性特质、知识背景相融合的个人专属的PCK,那么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便可以少走弯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展成为“高明的新手教师”。
因此,PCK作为教师最有用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知识,不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基础,更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2.社会领域中的PCK——基于《指南》的特定含义
PCK是领域的教学知识,因此不同领域的PCK有所不同。在幼儿教育中,相对于艺术、健康和科学等领域.社会领域的学科特征并不明显,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社会领域的PCK加以讨论。
Kathein Read早在50多年前就指出,童年的环境是人类关系真正的实验室。在童年的环境中,儿童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在童年的环境中,儿童获得了自我概念以及对他人的觉知,了解了社会期望和价值观。社会性发展对于儿童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界定有许多种。我们通常认为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交流与控制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社会性发展,幼儿开始初步掌握社会规范,形成初步的自理能力,并且开始学习社会角色。《指南》中对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作出了操作性的规定:“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理解社会领域中的PCK呢?
首先,学前儿童社会领域中的PCK具有领域特殊性。社会领域与健康、语言、科学和艺术领域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PCK的三个成分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
第一,学习者知识,即关于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知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知识可以说是目前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中比较弱的一环。去年发生的“幼儿园集体婚礼”事件,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活动设计者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知识的缺失,即在社会认知中,学前儿童是不能理解婚礼背后所包含的契约责任含义的,而活动设计者的初衷却是为了让幼儿明白婚姻中双方的责任,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指南》以描述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典型行为的方式来呈现作为学习者的儿童的特征。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指南》将幼儿的典型行为划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并在每个子领域中描述了儿童发展的具体表现。例如。中班幼儿“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等。应该说,《指南》抛弃了众多的发展术语,以行为为导向,描述了3-6岁每个年龄段儿童在典型的中国家庭与幼儿园教养下所表现出的社会领域的典型意愿、行为、情感与态度。
第二,学科领域知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下,社会性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少像科学和语言领域那样有一些专门设计的教学活动,即使有,也没有自成体系。因此,目前社会领域的相关学科性知识是比较缺乏的,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即便如此,社会领域仍有其特定的学科领域知识,例如要让幼儿形成对于某个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情感教育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因为影响态度的决定因素是情感。这就是社会领域学科的特殊性。
第三,教学法知识,即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与策略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社会领域的教学法知识也有其特殊性,历来社会性发展中的有些方面具有“身教大于言传”的特征,很难“教授”或“呈现”给儿童。同时,儿童在学习社会领域中的相关内容时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认知领域等有差异,因此在学习与教育活动中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例如树立适宜的、儿童日常生活中可见的榜样,这便是领域特殊性的具体体现。《指南》对学前儿童社会领域的教育提出了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建议。例如,《指南》对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和学习遵守规则提出了如下建议: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
●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表扬;幼儿损害别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
不难发现。以上教育建议涉及了规则教育的情境、途径以及具体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具体的教学法知识。
其次,学前儿童社会领域中的PCK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密不可分。虽然儿童社会性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但是就儿童学习而言,它仍有很多与其他领域存在共性的地方,在整体上仍要符合3-6岁儿童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因此,不可能抛开其他领域发展的特点来单独探讨社会领域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学前儿童社会领域中的PCK也有其领域一般性的特征。换言之,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是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是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是综合在主题活动中的。
3.核心经验——从PCK视角解析《指南》
既然PCK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且《指南》对于“学习者知识”“学科领域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均有所涉及,那么从PCK视角来解析《指南》便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指南》描述的是儿童的典型行为,要将这些典型行为转化成教师的知识(PCK),需要一个平台,那就是“学习与教育”。杜威曾指出,所谓教育就是连续地改造和建构经验,经验是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教育的方法;皮亚杰也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地同化经验、重组经验,然后改变已有的经验来顺应新经验的纳入。因此,以“经验”的形式来呈现《指南》与PCK之间的转化便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由于《指南》描述的幼儿行为具有典型性,这些行为对于大部分幼儿而言是能够获得的,是发展与学习中必须关注的核心内容,因此“核心经验”便成为从PCK视角解析《指南》的结果。
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归属感正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概念。这五个核心经验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自我意识是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人际交往则是儿童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儿童人际交往的基础。亲社会行为则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对他人有益的积极行为。随着儿童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儿童开始对他人产生了认识,这就是社会认知,即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儿童对与自己有着相同特征的人群产生了归属感。随着儿童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归属感也发生着变化。儿童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员,进行着社会化的过程。
上述五个核心经验不但是学前儿童现实生活中所要学习的内容.更是其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验。社会性课程的目标是让儿童掌握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则、形成与人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儿童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是儿童生活经验与其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架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张华,2001)
《指南》中虽然没有具体出现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归属感这五项核心经验,但是在典型行为中却涵盖了对这五项核心经验的描述,例如:
●自我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
●人际交往: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亲社会行为: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社会认知: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归属感: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总之,从PCK的视角解析《指南》社会领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指南》,用《指南》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摘自:《幼儿教育》2015.04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灵妖阅读人气:1836
- 教育部正式印发《3-6岁儿童...雨后春山阅读人气:1233
- 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猫儿teamo阅读人气:1397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悠悠我心阅读人气:707
- 教育部,正式印发《3-6岁儿...折翅的燕子阅读人气:134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儿童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记忆、...月如霜阅读人气:2387
- [教师工作]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花语阅读人气:1020
- [教师工作]男幼师有发展前景吗紫晓阅读人气:767
- [教师工作]怎样上好艺术领域中的歌唱活动...燕子阅读人气:1106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