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方案研析:“汪汪”的故事

作者:  来源:《幼儿教育》2009.12  上传时间:2010-03-11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猫妈妈带小猫咪散步时遭遇大黄狗的过程。
2.能比较完整地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中的一个情节。
3.乐意参加故事表演,学习用友好的方式交朋友。
准备:
1.课件《“汪汪”的故事》。
2.猫妈妈图片一张,字卡“汪汪”。
3.一段优美的音乐(表现散步情景),一段低沉的音乐(表现大黄狗)。
过程:
一、萌发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出示猫妈妈图片:这是谁?猫妈妈是怎么叫的?猫妈妈“喵喵”叫,叫来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汪汪”的故事》。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课件一。
①师:猫妈妈带着三只小猫咪去干吗?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教师扮演猫妈妈随音乐带“小猫咪”散步一圈。
2.出示课件二。
师:走着走着,它们看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这是谁?
师:大黄狗长什么样?它的眼睛怎么样?牙齿呢?(引导幼儿学习“瞪”“凶恶”等。)
师:大黄狗对着小猫咪怎么叫?(出示“汪汪”字卡,引导幼儿学狗叫。)
3.请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猫咪对付大黄狗。
师:眼看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猫妈妈在想办法,我们也来帮助猫妈妈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讲述对付大黄狗的办法。)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猫妈妈想了一个简单有趣的办法,一下子就把大黄狗吓走了,我们来看一看。
4.出示课件三。
师:猫妈妈想了什么办法?大黄狗是怎么跑开的?为什么大黄狗听到猫妈妈“汪汪”叫就吓得逃走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师幼一起讲述故事。
2.师(小结):猫妈妈用最简单的办法赶跑了凶恶的大黄狗,又聪明又勇敢。
3.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结尾。学习友好交往的方式。
师:因为大黄狗用凶恶的样子吓唬小猫咪,猫妈妈和小猫咪就不和大黄狗玩了。大黄狗回家想,我做错了,现在猫妈妈不理我了,我没有朋友了。它想和猫妈妈和好,你们说大黄狗怎样做才能和猫妈妈它们成为朋友呢?
4.在幼儿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四、迁移经验
师:你和家里人去散步时碰到过特别愉快的事情吗?有过什么不愉快或可怕的事情吗?是怎么解决的?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1.部分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三只小猫和大黄狗,一起表演故事(第一段:表演猫妈妈赶走大黄狗:第二段:表演大黄狗改正错误,赔礼道歉,和小猫咪成为朋友),教师和其余幼儿随音乐讲述故事。
2.师:猫妈妈和孩子每天都去散步,它们还会碰到什么事情?会怎样解决?我们以后再来讲猫妈妈和小猫咪散步的故事。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继续创编:猫妈妈带着小猫咪去散步时,还会碰到什么危险的事?它们会想什么办法解决?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出去散步,讲述在散步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附故事:
猫妈妈带着三只小猫咪去散步,阳光温暖地照在它们身上,好舒服啊。(课件第一段)
走着,走着,只见远远的路口出现一个大影子,再一看,是邻居王老先生家养的大黄狗。(课件第二段)
狗见了猫,立刻凶恶地瞪起眼珠子,露出可怕的大犬牙,“汪汪”地叫着冲到猫跟前。
眼看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小猫咪立刻躲到猫妈妈身后。突然,只听到猫妈妈大声地“汪汪”叫了几声,大黄狗听见猫说狗的话,吃惊地夹起尾巴跑开了。(课件第三段)
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孙琴干
原方案的设计层次比较清晰,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欣赏故事的基础上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但笔者认为原方案的设计重点、难点不够突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汪汪”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不应放在帮助幼儿理解、欣赏故事上,而应放在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上。虽然原方案的三个目标中有两个强调故事表演,但教师花了很多时间来帮助幼儿理解、欣赏故事,只在活动末尾匆匆地组织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对理解、欣赏故事这一环节的组织比较到位,能够给予幼儿充分感知画面,自主思考、表达的机会。相比而言,教师在分角色表演故事阶段的引导很欠缺。在故事表演这个环节,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力,重点引导幼儿探讨:“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去表演故事中的角色?”“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动作和表情?”“哪些动作和表情最合适?为什么?”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去选择最适合的背景音乐,并让幼儿说说为什么,然后组织幼儿自选角色进行表演,表演后还可以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以真正发挥故事表演的教育价值。
爱与和谐是主题
甘肃酒泉市机关幼儿园 张鹏
原方案以故事为载体,层层递进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幼儿通过谈话和表演习得正确的交友方式。但原方案还有待完善。
一、倡导和谐主题。原方案设计者把猫妈妈一家散步时遇到的趣事升级为“危险遭遇”,值得推敲。我认为教师不仅要给予幼儿居安思危的意识,更应该引导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认为原方案的主题应是引导幼儿学习理智地、愉快地化解人际交往冲突。
二、重点可更突出。我认为这个活动不宜将理解
逐步走近核心目标
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学群
仔细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发现它有以下可取之处:首先,故事情节简单。较易理解,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其次,运用的课件能清楚展现故事情节。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再次,能有意识地将故事情节和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链接;最后,角色表演动静结合,能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不过,如何更好地凸显该活动的语言教学价值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深入分析作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定位核心目标;其次,组织策略的运用要突出为实现核心目标而层层推进以及过程中幼儿语言和情感的主动参与。
一、分析作品
首先,从语言学习角度来说,引导幼儿体会并表达角色的情绪变化应多于对角色语言的学习,可以通过学习故事中的词语领会故事情节,比如描写情绪状态的词语——舒服、温暖、凶狠、可怕、吃惊等,描写动作的词语——瞪、露、冲、躲、夹等;其次,从情感态度的角度来说,引导幼儿通过故事知道人们在不同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体验猫妈妈的爱和勇敢。
二、确定目标
根据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确定目标,一是语言的学习与表达,二是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养成,三是情感教育。其中,知道故事的情节内容,能体会和理解舒服、凶狠、吃惊、瞪、冲、躲等词语的含义,愿意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是这个语言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幼儿的主动参与、大胆想象与表达,以及体会妈妈的爱和勇敢,则是这个活动的其他目标。
三、运用策略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教学组织的策略应体现为:1.运用课件引发幼儿关注教学重点,进行主动思考和表达,并起到引发新话题的作用;2.采用有针对性的、开放性的提问,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经验,实现主动学习;3.利用身体语言弥补中班幼儿口头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词语。
附:我的设计
目标:
1.知道故事的情节内容,能体会和理解舒服、凶狠、吃惊、瞪、冲、躲等词语的含义。
2.观察画面,大胆想象情节内容,主动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3.参与故事表演,体验妈妈对孩子的爱。
准备:
《“汪汪”的故事》课件,配乐故事录音(第一段故事配优美舒缓的音乐,第二段故事配令人紧张的音乐,故事结尾处配活泼欢快的音乐),猫妈妈的头饰。
过程:
一、调动已有经验,产生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猫和狗的故事,想听吗?
2.出示课件的画面一:猫和狗的形象,故事的名字。
3.师:猫和狗它们谁怕谁?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什么?“汪汪”是谁的叫声?听了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二、借助课件猜测并了解故事情节,学习理解词语
1.出示画面二:猫妈妈和三只小猫一起悠闲地散步,风景很美,阳光温暖。
(1)师:猫妈妈带着三只小猫咪一起去干吗?你跟爸爸妈妈散过步吗?散步的感觉怎样?(幼儿调动已有经验,用语言自由表达。)
(2)师:温暖的阳光照在它们身上,感觉怎样呢?舒服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用动作或语言表达。)
2.出示画面三(远远的路口围墙边有个大影子)和画面四(放大的黑影)。
师:走着,走着,只见远远的路口出现了一个大影子,这会是谁啊?(幼儿自由猜想、表达。)
3.出示画面五:瞪着凶狠眼睛、露出尖利牙齿的大黄狗和惊恐的躲在猫妈妈身后的三只小猫咪。
(1)师:原来是邻居王老先生家的大黄狗。狗见了猫,露出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狗的眼睛和牙齿,鼓励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示。)
(2)师:大黄狗瞪着眼睛,露出尖牙,看起来怎样?“凶狠”是什么样子的?“可怕”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用动作表现出来。(理解词语:凶狠、可怕。)
(3)师:看到大黄狗,小猫咪怎样了?(鼓励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示。)
(4)师:大黄狗这么可怕,这可怎么办呀?(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
4.出示画面六(猫妈妈勇敢地挡在小猫咪前面“汪汪”地叫)和画面七(大黄狗夹着尾巴走开)。
(1)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并提问:大黄狗听到猫妈妈“汪汪”叫,怎么样了?(理解词语:吃惊、夹,鼓励幼儿用表情和动作表示。)
(2)师:小猫咪为什么不再害怕了?(帮助幼儿理解妈妈的爱和勇敢。)
(3)师幼共同总结:有妈妈在,什么都不用怕。
三、完整欣赏故事,可用动作或语言加以表现
1.师:大黄狗走了,高兴吗?想不想从头到尾听听故事?
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讲述故事。
四、师幼伴随配乐故事一起表演,体验其中的乐趣
1.师:这里有三段音乐,听一听哪段表示小猫咪在很舒服地散步,哪段表示大黄狗来了,哪段表示猫妈妈勇敢地赶走了大黄狗?听懂的话,可以跟着音乐做做动作。
2.师幼一起戴上头饰随配乐故事表演。
延伸活动:
将配乐故事录音、各种动物头饰投放于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故事,也可以续编故事并表演。
引领幼儿读出故事背后的情感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 杨志群
《“汪汪”的故事》内容浅显,比较适合中班幼儿阅读。不过原方案依照“激发兴趣→分段欣赏→完整欣赏→迁移经验→故事表演”的流程进行教学,容量过大,而且未能很好地挖掘作品的情感教育价值。建议作如下调整:
1.走进故事,读出故事的情感线索
《“汪汪”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情感线索也非常清楚,一开始是猫妈妈和孩子们在神气、高兴地散步,后来遇到大黄狗开始害怕、惊恐,猫妈妈大声、发怒地喊出“汪汪”声,到最后得意、骄傲地对孩子们说话,这些细微的情感变化正是故事的魅力所在,能够突显故事的母爱主题。
2.走出故事,带出故事的情感内涵
在《“汪汪”的故事》的原作中猫妈妈最后说了一句话:“现在你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学好外语了吧。”该方案把这句话删除了,其实不妨保留这句话。教师可以这样解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很多本领,让自己变得能干、强大,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虽然中班幼儿还小,但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妈妈生病时给妈妈倒杯水;爸爸的手指受伤时,帮爸爸贴一块胶布;爷爷的老花镜找不到时,主动帮助爷爷找;奶奶的腰疼了,帮奶奶敲敲背。相信在日积月累的情感教育下,幼儿一定会被这样一种“爱与被爱”的行为所感动,产生很多美好的情感。
附:我的设计
目标:
1.观察多媒体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猫妈妈、小猫、大黄狗的心理变化。
2.大胆想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用简单、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猫妈妈爱孩子的美好情感,萌发感恩之情。
准备:
1.多媒体故事课件,猫妈妈、大黄狗图片。
2.幼儿每人带1~2张表现爸爸妈妈“爱孩子”的照片。
3.一段优美、轻松的音乐和一段低沉、狂乱的音乐。
过程:
1.萌发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出示猫妈妈、大黄狗的图片。
师:猫妈妈、大黄狗分别是怎么叫的?猫妈妈和大黄狗谁更厉害?
2.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出示课件故事片段一,同时播放优美、轻松的音乐。
师:猫妈妈带三只小猫散步,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丰富词汇:神气。)
(2)出示课件故事片段二,同时播放低沉、狂乱的音乐,一开始声音响一点,后面略轻,作为师幼交流时的背景音乐。
师:看,谁来了?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像在说什么?(教师提醒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丰富词汇:凶恶。)
(3)师:大黄狗那么凶狠,猫妈妈和三只小猫感到怎么样?它们是怎么想的?(教师引导幼儿关注猫妈妈和三只小猫又害怕又着急的心理。)
(4)师:猫妈妈和三只小猫怎么办?请大家来帮它们想想办法。(鼓励幼儿用清楚、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交流、汇总幼儿的各种办法。
(6)出示课件故事片段三。
师:到底猫妈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这个方法有用吗?
师:大黄狗听到猫妈妈“汪汪”叫,心里会怎么想?大黄狗为什么逃跑了?
师:猫妈妈吓跑了大黄狗,心情怎么样?说了什么话?三只小猫心情怎么样?
3.完整欣赏故事内容,感受猫妈妈对孩子的爱。
(1)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教师提醒会简单讲述的幼儿轻轻跟念。
(2)讨论、交流。
师:猫妈妈最后说了一句有趣的话,是什么话?猫妈妈除了教小猫学走路、爬树、捉老鼠等各种本领,为什么还鼓励孩子们学“外语”(狗叫声)?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教会你们什么本领了?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教我们这么多本领?
(3)教师小结:爸爸妈妈、老师教我们各种本领,是希望我们变得更能干、更勇敢,能保护自己和别人。
4.欣赏亲子照片,体验自己“被爱护”的幸福感。
(1)师:小朋友也带来了很多被爸爸妈妈保护、爱护的照片。现在请你们来介绍一下,照片上的你碰到了什么困难,爸爸妈妈是怎么保护你的?爸爸妈妈保护你的时候,你心里觉得怎么样?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话?
(2)教师小结:故事中的猫妈妈虽然也很害怕大黄狗,但是它在困难面前很勇敢,聪明地保护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也给了我们爱与帮助,我们要感谢爸爸妈妈。老师还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认真学习各种本领,遇到困难时能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和别人。老师相信,当你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别人时,你会变得更快乐、更幸福。
延伸活动:
幼儿合作制作用于故事表演的头饰与道具,布置简单场景,教师提供音乐磁带,师幼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艺术教学情景主题的类型

下一篇:对幼儿园“二次改制”现象的回顾与反思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