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提供支持性环境

作者:   来源:人教网  上传时间:2007-08-14
 

前言: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是指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自主探索,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的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系列活动。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潜质和蓬勃生命力的活动形式,一种充分展示智慧和个性的学习,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支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把握自己的支持行为,使探索型主题活动在寄宿制班级中顺利开展。


实录一


星期五老师在寄宿班教室门口贴出了一张通知“现在我班幼儿正在进行 “我的家”的主题探索活动,希望家长配合提供各类有关房子或家庭的资料──”家长们来了,有的扫了一眼通知,急急忙忙得领着孩子走了;有的关心着一星期以来孩子吃的好吗、睡的好吗?──很少有家长会花些时间在家园联系栏处停留,仔仔细细地看看里面的内容。


星期一,孩子们来了。有的说着休息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什么新玩具,有的讲着爷爷奶奶给自己买了什么好吃的;还有的还在伤心着与父母家人的分离。询问孩子回家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过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带来呀?大部分幼儿都只是摇头,只有一个孩子带来了一张自家小区的照片。


实录二


“我家在哪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讨论渐渐热烈起来。


“我家住在彭蒲新村,小区门口有家联华超市。”


“我家住在大华路※※弄※※号601,是顶楼呢!”


“我家住在别墅里,告诉你们我家的房子是尖顶的,象城堡。”


谈话之后孩子们纷纷画起了到我家去的地图,设计自己的房子,寻找门牌号的规律等等,看来这次的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可是一星期过去了,各个活动区内孩子们还是在操作着相同的内容。


“家里有些什么呢?”老师只能提出新的内容。


“我家的浴室有个玻璃做的洗脸盆,可好看呢。”


“我家有三层,最下面是客人坐的地方──”


“那是客厅。”


开展的内容虽然很多,但这都是在老师的预设下开展的,哪有孩子的自主探索。


明明很有兴趣的活动,为什么就是生成、发展不下去了呢?回顾活动的过程可以发现:


1、由于是寄宿的关系,孩子对探索 “我的家”这一活动时仅仅满足与一些表面的活动如画房子、用数字拼门牌号、电话号等等而这些也是主要由老师提出的,不是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


2、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虽然我们贴出了请求家长协助的通知,但由于家长对新课程的了解很少,育儿的观念还停留在生活为重的方面;另一方面,家长一星期才见孩子一面,回家后忙着见爷爷奶奶,忙着四处游玩,忙着上各种补习班,当然缺少了认认真真地和孩子一起收集资料,一起探索的时间与兴趣。


3、中班孩子对事物的关注力是很短暂的,即便在活动中孩子有了探索的火花,但等到星期五回家早忘了,而教师能提供的资料大都是统一的,不利于体现孩子的个性。于是就出现了整个主题网络缺少生成的内容,当然主题的发展就搁浅了。


针对寄宿班在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我们进行了反思,发现家庭资源是寄宿班开展探索性主题教育活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而作为教师更要注意创设满足孩子需要的环境,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宽松环境。即通过教师、家长、社区为孩子的探索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一、 调动家长参加孩子探索活动的积极性


家庭资源是开展好探索活动的必要保障,孩子的发展是有个性的,教师对活动的关注,往往只能满足与回应大部分的孩子,孩子的个性成长仍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如何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呢?


a) 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家访与了解,我们发现寄宿班的家长工作时间忙闲不均,忙的时候整天出差,可以连着几星期都见不着人影;但空的时候也会连着好几天都休息在家。如何利用好家长的空闲时间呢?沁沁的爸爸帮我们出了一个好主意,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供老师和家长在空余时间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在这个网站里我们开设了“宝宝的发现”“我家的宝贝”“多媒体资源库”“阳阳热点”等栏目。在网上我们开展了“今天怎样做家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等一系列的讨论,帮助家长掌握“二期课改”的精神,最新的教育理念,优化家长的教育能力,学习一些引导孩子探索的方法。同时我们将孩子在探索活动中的新发现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用照片或录象的形式公布在网上,吸引家长的共同参与,利用信息科技丰富班级的资源库,主动的融入寄宿班教育之中,使家长由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参与者,使寄宿班教育出现了双向互动的新局面。在学期初我们便将本学期有可能要开展的主题预先公布在网上,使教育的内容得到家长的共鸣,展开教育内容的双向互动,使家长明确需要收集、提供些什么内容;通过网上征询,使家长主动参与──提供教育资源,使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双赢的效果:如我班有一位家长搞消防的,并愿意警民合作,提供有关消防知识、消防演习的活动内容。于是在这位家长的帮助下,我们开展了以“119消防日”为主题的探索活动。还有一位家长的就住在我们的小区里,也欢迎小朋友去家中游戏,于是我们就有了“我是小客人”的活动。


b)召开父母沙龙


沙龙家园联系的一种新形式,它不像家长家座、家长会那么正规、严肃,它使家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家长、教师的看法,在不知不觉中受益。针对寄宿班家长教育子女的特点,我们开展了父亲沙龙,引导爸爸们对“充分发挥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在这次活动中,各位父亲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爸爸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作为一名称职的父亲就应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有的爸爸觉得现在孩子还小,养的工作较重,妈妈的责任较重,等进小学了再参与教育也来的及;还有的爸爸们认为男人的责任是“养家糊口”,女人的责任才是“相夫教子”,教育孩子就是妈妈的责任。最后通过老师提供的心理学研究结果和班级中孩子发展的特点使爸爸们知道:为了保证孩子人格的正常发展,减少师资队伍中男性不足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父亲就必须更多的参与到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中来,为孩子和谐发展服务。


二、合理安排好一星期的探索活动


星期一 分享日


孩子在家中度过两天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到各种资料,星期一来正是他们信息最丰富的时间,有内容幼儿就有交流的欲望,因此,星期一是孩子最爱说话的日子。三五成群、叽叽喳喳谈论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我就将星期一定位“分享日”,围绕着探索的主题,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收集到的资料展现出来,帮助孩子一起寻找新的切入点,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实录三:会动的玩具


又是一个星期一,孩子们都带来了与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探索回来的资料,有照片、有实物,急不可待的想告诉大家:


“你们看,这是我和爸爸一起把我的汽车拆开拍下的照片。我知道汽车为什么会发声音了,你们看就是这个圆形的零件。我爸爸告诉我,这是喇叭,就是有了这,我的汽车才会唱歌。”


“这是我妈妈小时侯玩的玩具──毽子,是自己做的。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我们也自己做吧。”


于是孩子们在分组活动时自然而然就生成了“小电工”“玩具工厂”等新的内容。


二、三、四 探索记录日


探索 平时教师要着力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可操作性强,具有探索价值、难易适度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反复尝试,从多角度感知、观察、思考,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摆弄中发现、在操作中表达、在玩耍中想象,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能力,使幼儿在开放的活动中拓宽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个性。


记录 孩子的记录:平时在学校里的探索活动热情如何能保持到星期五回家和父母一起探究呢?记录是一个好方法。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或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等等用一定的图案或符号、标记一一记录下来。这不但有利于让孩子记住自己在探索的内容与进度,也能逐步引导幼儿发现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当然中班幼儿记录的水平不是很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诉说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帮助记忆。


教师的记录:当一个主题确立后,幼儿与教师一起通过探究与发现,产生了新的结论是,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这一主题探索过程的反应,一先进的手段如录音、录像、拍照等将孩子的行为、发现记录下来,在回家前进行重温,激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下一个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从而使探索持续不断的深入下去,也使得主题不断拓展。


星期五 总结提问日


星期五的总结是下个阶段探索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家园共育的关键环节,没有孩子的主动学习,家长灌输的再多也是不利的。然而要求孩子保持一周的探索欲望这也是不现实的,于是我把星期五定为总结的日子,让幼儿将平时的记录那出来回忆以下,再讨论一回,分享一回,有时还能起到温固而知新作用。这样,孩子回家以后还会想着这星期探索的内容,带动着父母们一起进行着新的活动。


三、利用好幼儿园周围的社区资源


对寄宿班幼儿来说,幼儿园周围的社区环境也是幼儿很熟悉的环境之一。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就是逛小区。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小区内的各种设施:理发店、便利店、菜场 、健身角、小花园等;小区里不同人们等。


实录四:


一天,孩子们正走在小区的主干道上,只听见佳佳与扬扬在小声的议论着:“看,每幢房子都有个商标。”


“衣服才有商标呢?房子又不是衣服。”


“你看,每幢房子在一样的地方都有一块一样的牌子,和衣服上的一样,还有数字呢。23-24-25


“那是门牌号码。”


“写在门上的才是门牌号码,墙上又没有门。而且门牌号码只有一个数字,你看它有那么多的数字,肯定不是的。”


一个新的主题“我们的小区”生成了。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在寄宿班开展探索性主题教育的活动,教师更应为孩子提供支持性的环境,满足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需要,让孩子在情景性环境中学习,使幼儿获得有利于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成长经验。


 

上一篇:美工区的创设与指导

下一篇:浅谈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环境的一些做法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