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共有47999条记录
最近偶然看到前美国第一夫人、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夫人关于低收入家庭幼儿教育的演讲和她的基金会的一系列活动,忽然对她很感兴趣,于是翻阅了一下她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演讲和她1996年在做第一夫人期间写的一本《ItTakesAVillage》的育儿书,中文翻译叫《举全村之力》,
标签:希拉里,育儿之道,有执照父母 类别:外国幼教 浏览次数:1655次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导读: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
标签:体育活动,自信心 类别:健康教育 浏览次数:1655次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提高3-4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口语表达能力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1655次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大班音乐《熊和石头人》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
标签:教学反思,教师文案 类别:教学反思 浏览次数:1655次
小红薯(程玲玲)
小红薯,爱淘气,藏在地里捉迷藏。脑袋钻进泥土里,辫子露在地面上。
标签:小红薯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1654次
好奇的洞(张燕)
每次带幼儿们在小滑梯玩时,孩子们总是跑到一个小池子那去看,我怕他们万一出点什么小意外,所以他们每次去那儿,我总是喊他们躲开,可是每次他们还是总往那儿跑,这不仅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到底是那里边的什么对他们这么有吸..
标签:孩子的观察力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1654次
我是小老师
每一位幼儿的模仿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他们是天生的模仿专家。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追随的对象。他们爱好新事物,喜欢效仿成人的行为习惯。在幼儿的眼睛里始终保持疑惑的眼神,他们不了解成人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特别新奇..
标签:幼教随笔,一线随笔 类别:幼儿教师随笔 浏览次数:1654次
生命奥秘――人为什么能感到疼痛?
“叮咚、叮咚”,门铃一响,你就知道有客人来了,这是音响的信号告诉你的。疼痛也象门铃声一样,是一种信号。在我们身体的许多地方,比如皮肤、胃肠上,都有许许多多专门接受疼痛信号的神经细胞,它们收到信号后,就马上传送给..
标签:生命奥秘,疼痛 类别:人体奥秘 浏览次数:1654次
幼儿故事――河底的桥
早上,青蛙、小白兔、刺猬和大蚂蚁高高兴兴过桥去赶集。不料,中午下了一场大暴雨,哗啦啦的河水把桥冲走了。 天快黑了,小白兔、刺猬和大蚂蚁都不会游泳。过不了河,急得哭了。这时,青蛙想,我可不能把朋友丢下,自己过河回..
标签:幼儿故事 类别:幼儿文学欣赏 浏览次数:1654次
童言稚语见智慧
儿童会使用语言后,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表达对世界的好奇、领悟和感叹。这些都是“儿童的哲学”。透过这些言语,成人可以看到儿童思维的轨迹,领悟到在儿童世界中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
标签:童言稚语,智慧 类别:生活百科 浏览次数:1654次